历史

复古情结(1/2)

    ———人本管理,理性管理中的隐性管理

    人有了智慧以后,他们所遇到的情况与他们的先民所遇到的情况已然大不相同。后世的人总是怀念古老的文明,原本说也是自豪的事情,但却总有想回到过去的冲动,受到点挫折就绝对相信过去比现在要好,所以复古的情绪就滋生出来了。文明智慧的人类进化史也是在自我否定又自我扬弃的过程中走出来的,常有一些年月里人类并没有进步,正在忙于平复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混乱。人一旦组成群体就会如此,即便到了高度文明的现在,在人的组织里经常是愚昧与文明在发生冲突,权力与私欲在激烈争衡,人这时候呈现出很多兽性,猴变成人以后,人的群体生存的能力好像在逐渐退化。挡车的并不总是螳臂,是人自己,在否定中演化已经是一条定律了。

    否定之否定,在进退间逡巡。

    我有幸在中国的汉朝看到这种可笑的场面,当时的皇帝王莽来路不正,不为正统所容,然而就是这个篡汉的“逆臣贼子”,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这位不可一世的君王颇为有意思,朝令夕改不说,且是要恢复旧日周天子的“辉煌”。大约是周朝的历史读多了,脑子短路,也想给自己的儿孙留下个800年的大基业,且有些文人的幻想。

    这个书呆子从他的过往人生看,大体还算个仁人君子,父兄早逝,独担家庭重担,孝母敬嫂,照顾侄儿。学业上可谓皓首穷经,并拜陈参为师,学习《礼经》;生活上极为俭朴,谦恭有加,这一点历史上也有记载,“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不蔽膝,见之者以为童使,问知其夫人,皆惊。”当时莽已是权倾天下的大司马,其妻俭朴若此,大约是人类历史上的奇闻了,后来莽称帝,也没纳妃娶妾。据我看这种虚伪是做不出来的。

    莽大抵还是个关怀社会,有政治理想的人,莽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矛盾尖锐,经济问题突出。其中最大的社会问题,便是土地兼并问题,豪门巧取豪夺,小户人家纷纷破产,被迫出卖土地妻子,沦身豪家为奴,“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便是当时社会底层的真实写照。莽既是儒之入世者,腹藏万卷经书,胸有经世之志,以经世致用的儒人自襟,一朝大权在手,无有掣肘,自然想干一番大事业,为万世开太平。哀帝初年,莽便上书言变法,称田归王统,限制私田,豪强之家所拥私田不得超过30顷;同时公侯家所有奴婢数目不过200。矛头直指豪门的利益,招致他们坚决反对,遂无奈下野。

    书呆子气却并未因此收敛,当了皇帝更是跃跃欲试。莽为帝15年,以周礼政治为理想,引经据典,大肆改革,号为新政;首定国家经济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属,五均赊贷,六筦政策,即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利用公权力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自下而上,婚丧嫁娶、官制、礼仪、刑罚等等都复归周礼,充满理想;复古的节奏快且狠,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时代变了,利益关系变了,遇到的冲突自然也大,立下的法不足以自行,制度得不到贯彻,于是朝令夕改的事情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