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生活中的创新(1/2)

    存在性的创新

    (存在层面的创新行为)

    ●制造(或某种程度上的获得)新的衣物、银器、器械、照明用具等

    ●在庭院中植树种花

    ●修理房屋

    ●为家里做(买、换)新家具

    ●其他——引入你的存在状态中并改变了你的存在状的新事?br/>

    人们建筑(购买、交换、种植、油漆、修理)各种事物,使家居生活、办公生活——他们的存在状态——变得不同。这是存在层面的创新。虽然许多人不认为这也是创新,但这是一种创新。

    交流创新

    (交流范围内的任何新事物)

    ●交流中使用短语或新的表达法

    ●尝试新的音调

    ●使用新词

    ●练习新的形式的交流(如手势语)

    ●使用或发明新的俚语

    ●提出新的语言(如L.亚门霍夫发明的世界语)

    人们在各种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使用语言——组成并说出词汇和短语,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在他们所使用的新短语和句子中包含了个人的新体会、新思想、新感受和新的结论。他们把这种种的“新”通过各种交流渠道(声音、电话、收音机和电视等)传送给他人,他人则对接受到的“新”进行消化、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关反应。

    每一个交流行为都会社会带来切实的变化,虽然有的变化很小,但总是个变化。有的变化则很大(如战争或革命),而这种巨变的原因也许源于一个用错了的词汇、一句冒犯的话或是一篇措词不当的文章。彼特·范克和玛丽·范克在《强力词汇使一切变得简单》一书中,甚至提到丢在广岛的原子弹是因为翻译官曲解了日本天皇的话造成的。交流上的“新”同其他任何形式的“新”和创新行为同等重要。

    如果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话,我称这个层面为“创新×创新=创新的平方=创新。这里的“平方”是指物质的创新反映在语言(符号或象征)上,因此出现了物质和语言两个层面的创新。这个层面没有物体层面稳定,属于关系关联层面。

    词汇或短语是创造的结果,但事实上用于交流时它已是一种创新了(创新的大小是另一回事)。

    工具性创新

    ●提供或接受新工具(新铲子、新电脑、新汽车、新手机)

    ●提供新方法、新技巧、新的行动规则

    人们生产(发明、建造)新工具,然后卖给他人。个人和社会需要工具产出新结果:文件处理更快捷的新电脑、交流效果更好的新电话、性能更可靠的新汽车、熨烫更简易的熨斗、更清洁的牙刷等。这些生产出并为人接受(实现了的)工具有点像“3次方”创新——它们本身是新事物,而它们又能带来创新的结果。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述,可称这个层面的创新为“创新×创新×创新=创新的立方=创新”。这里的“立方”指的是工具层面的创新高于交流层面的创新——它又回到了物质上,是可触的,有形的实物。这个层面是指把新工具和新器具移交到使用者手中。

    方向性创新(社会问题的解决)

    ●指导某一情形下运用工具的技巧

    ●提供任一工具、知识或数据的社会方向性

    人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中发现做事的新方法。工具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必须从社会中获得使用该工具的环境、认识所需解决的问题、所需掌握的技能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