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 > 第18节 崔恩卿的报业管理观(2)

第18节 崔恩卿的报业管理观(2)(1/2)

    二、崔恩卿的理念创新

    崔恩卿把办报、经营管理中的一些心得变成了成语、俚语,简短有力,深入浅出,凝聚了他近20年报业实践的精华,对其他报业实践者有极大指导作用。有些理念超越了办报的范畴,而成了做人的范畴,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三不原则:不唯上,不唯下,不唯书。崔恩卿的“三不原则”的实质就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成为他在早期勇敢进行报业改革的精神动力。他认为做事不能教条主义,书上有正确的知识,但很多是错误的,而且一旦形成理论本身就意味着滞后,正如水流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

    崔恩卿认为,以往的办报理念,包括书本上教导的,都是《真理报》模式,报纸是喉舌、工具,至于市场经济形势下怎么办报,此前没有书本可以借鉴。要改革必须敢冒风险,风险的实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关键是这种“为”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事业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就应该看清,中国报业不存在应不应该改革的问题,是不想改革和不敢改革,或者根本没认识到应该改革与否。

    正是这样的务实和探索精神,使得崔恩卿在1986年前后就认清了报纸的商品属性,认清了市场经济中报业经营的基本规律。正是“不唯上”,让他敢于大踏步改革。他回忆1992年3月28日《青年周末》创办不久时推出了“蓝色克莱德曼”报道,他说当时封面第一版来了个“大投降”,整版就是一个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头像。这一版面设计显然突破以往有关部门的要求,但是这次突破也奠定了此后《北京青年报》的版面风格。“不唯下”,崔恩卿注意吸收读者等各方面的建议和批评,但绝不将此奉为“圣旨”。最典型的是1994年由于“报贩看大样”的风波。当时,《北京青年报》采取了和发行队伍互动的做法,让发行商看完报纸的大样再决定当期购进多少份报纸。今天看来,这是一种采编部门和发行部门的一种正常沟通,一次市场的前期反馈。但在当时这种做法却被一些评论骂为“丧失无产阶级党性、迎合读者低级趣味”。崔恩卿一方面驳斥这些批评,一方面也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行商是读者和采编部门的沟通渠道,采编部门要注意吸收读者的反馈意见,但不会完全跟着读者走。

    诚信为本,双赢为的:这是报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崔恩卿很强调诚信,而且把它贯彻到对人、对事的各个环节中。他很注重人际间的信任(本文下部分将借助社会心理学的量表对他的人际信任倾向进行测量),他强调的诚信不只是企业外部,还包括企业内部。他强调对员工必须讲诚信。他认为“按劳分配”就是对员工的诚信。一定要让客户获益,也一定要让员工获益。在事业发展期间,必须对员工进行激励。他强调生产力的投资,不只是对设备的投资,更包括对人的投资。

    在北京青年报社期间,他靠诚信凝聚队伍,众志成城,一起创业。在北京娱乐信报社期间,他以他的诚信向纸厂、印刷厂赊帐,为《信报》的突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认为现代报业竞争拼的不只是资金、人力,还在拼运营的策略,包括品格、诚信等。他看到了管理当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

    反对“四少”:“四少”是崔恩卿1994年在深圳一个全国性的青年报刊研讨会的发言中提出的,“四少”概括了旧有办报体制的弊病。“四少”指的是“千报一面少特色,上传下达少新闻,舆论一致少监督,高调自赏少知音。”显然,新型都市报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增加新闻、增加舆论监督,拥有广大的读者影响力(知音),具备自己报纸的特色和风格(内容定位)。作为社长,崔恩卿主要管的是报社的经营管理工作,而反对“四少”则是他如何办好报纸内容方面的深刻体会和经验结晶。

    立足北京,面向市场:这是崔恩卿在北京青年报社改革初期抱紧的一个办报理念,其核心就是坚持市场化,坚持地域化。坚持市场化比较容易理解,坚持地域化这点当时很多同行并没有清醒认识。《北京青年报》上升势头,也曾想把它的报名改成《青年日报》,办全国性报纸。崔恩卿最后否决了这样一种选择,今天看来,他的市场决策是正确的。当年坚持了地方报纸的定位,没有迈向全国市场,《北京青年报》才保住了今天的市场优势。

    团队办报,办给大众:崔恩卿用这样的理念反对学界、业界一些人强调的“大腕办报,办给精英”理念。当然,他讲的只是综合性日报的办报理念,不包括那些专业性很强的媒体。他主张团队办报,如果只突出大腕,而构不成和谐的团队,将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