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娃哈哈方法: 宗庆后如是说 > 我最大的快乐,来自经营业绩(2)

我最大的快乐,来自经营业绩(2)(2/2)

施战略规划、战略管理。企业只有进入这个阶段,经营管理者才会真正享受到经营的乐趣。因为在这个时候,企业所有的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并在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指引下,每个人都自觉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此时,企业不再只被看作一部机器,而是所有人意志的共识,真正实现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进而使企业演变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有机生命体,社会大众认可这样的企业,它属于全社会所有,最终,它将成为社会系统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真正实现“归一”。

    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状态,也是每个企业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这样的企业,如通用、惠普、松下等明星企业又客观实在地闪耀在我们的眼前,这不可能不使我们的企业家神往,继而追随。也许这就是变革的最大陷阱,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耸立在我们面前的雄伟大厦,它的风采,它的辉煌,却未能注意到大厦下面深厚的地基,于是我们盲目跟进,结果可想而知。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现代管理,这是企业变革的必然进程,不可逾越。目前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但是我们很多管理者没有弄清本企业所处的进程,就盲目套用所谓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由此注定了不可避免的大起大落的宿命结局。

    企业在运营活动中会存在许多问题,同人一样,也会“生病”。关键是要找准病因之所在,并对症下药,否则就会“一病不起”。

    如果忽视了目前企业的现状和所处的经验管理阶段,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偏低,去进行超前的“文化变革”,最后,不但没能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反而引发了各种矛盾。

    事实上,由于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就如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间公路,一些通晓先进管理理论的专家学者对我们的企业家说,世界上最好的车是卡迪拉克,你买吧!

    企业家真就把卡迪拉克给买回来了,结果一上路,卡迪拉克不但跑不快,还把底盘给挂坏了。

    其实,此时我们的企业只需要吉普车、越野车甚至拖拉机就可以了,既跑得快又省钱。

    最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适用,而只有适用才是最好的。宗庆后自认为,娃哈哈走的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

    宗庆后说如今他主抓两件事:一是在饮料产品上创新,不搞同质化竞争;二是再造企业流程。

    用宗氏特色的语言来形容,就是“今后不再是一两个人来管企业,而是靠严格的规矩来管企业。”

    运动员有运动寿命,企业家没有。娃哈哈的管理现在已经制度化了,特别是在引入外资和实行分级授权之后,日常的运作管理基本不占用我的时间,但在管理细化和提高执行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的先哲们通常以“无为而治”为领导者的最高境界,而无为而治的实质就是减少管理,这一原则已被中外管理大师所认识。那么,在现代经营管理中要做到无为而治需要怎么样的管理方法呢?宗庆后认为,从“有为”到“无为”,一是充分的信任部下、充分地授权,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二是推行契约化的管理,也就是制度化的管理,让契约成为管理中的一只“有形的手”。三是设置一种最减少交易成本的分配机制。四是依靠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去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人的意识,使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去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人的意识,使企业文化成为管理过程中一只“无形的手”。五是减少管理的内容,根据社会分工的理论尽可能地将一些管理事物交给社会,比如,住房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因为管理内容的减少是实施减少管理的很重要的因素。

    从“有为”到“无为”,宗庆后完成了他在娃哈哈的“管理三阶段”,而我们看到,确如宗庆后所言,运动员有运动生命,企业家没有运动生命,为了使企业基业长青,他必须走下去,而且要保证不能出大错。〖MA〗学会长大

    长大是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之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处理好长大的问题,那么这个企业很可能会越不过“战略转折点”这个坎,还没有飞翔就跌落下来。

    宗庆后认为,中国现在领先的企业,大都经历了15年左右的发展时期。15年正好是一代人的时间,也是最有创造力,最强势的时期。所以,今天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已经严重地感觉到自己知识与能力的老化,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步伐,这就是为什么目前有很多企业非常注重接班人问题,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的协调问题,或者海归和本土企业家的对接问题。

    一个企业发展到十五岁之后,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开始逐渐的老化。如何让一个企业获得新的生命,建立新的竞争能力,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财富》杂志根据对美国众多企业CEO失败原因的长期分析,认为这些企业家们的失败有六大原因:缺乏对坏消息(亏损或利润下降)的处理能力、疲劳综合症、缺乏处理人的能力、决策有局限性、缺乏财务知识、错失良机。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家们在决策方面所犯的错误不仅远远多于国外的CEO们,而且是致命的:

    1.决策的独断和无制约。中国的企业家大多集创业者、所有者、决策者和执行者为一身,董事会形同虚设,下级只能俯首帖耳。这些条件与权力的结合,在没有监督和约束机制下行事,他们所犯错误的几率肯定会大大高于国外的CEO们。

    2.盲目的扩张与多元化。由于一些企业家对利润的追逐、对财富的渴望、对成功的期盼是毫无节制的、没有止境的,因而无一例外地对发展规划有着特殊的偏好,而在特殊条件下轻易获得的成功,又使他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而“超常规扩张”却使企业漏洞百出、危机四伏。

    3.一夜暴富的投机性。商品市场的投机和广告宣传的投机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企业决策者的一个重要心态,即利用不成熟的市场和不成熟的消费者,疯狂造名,争取一夜成名,进而一夜暴富。这种不顾企业资金实力,不将主要力量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而是希望通过造名一夜暴富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投机行为。

    长江商学院著名教授曾鸣先生把中国企业的“长大”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第三阶段是90年代末至今。这三个阶段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演变过程,对企业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并对企业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第一阶段,企业生存与发展最需要的是“拉关系,找资源”的能力,这一阶段称为“寻租”阶段。在“寻租”阶段,企业追求的是“好买卖”,实际上都是抓住一个市场的空缺去牟取一次性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