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联销天下(1)(1/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较量中,逐渐壮大起来。市场营销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学习西方管理理念的一项成就之一,被运用得日臻熟练和富有创造力。宗庆后认为,在中国市场上,较具代表性的市场营销可分为五大流派:

    一、以海尔、联想为代表的“学术流”,它们接受西方先进的营销理念,并结合中国实际,注重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运用,具有长期目标规划,并形成人才的有序流动和培养。

    二、以脑白金、哈药六厂为代表的“功能流”,它们以产品功能的传播为主要目的,营销模式以广告轰炸为主,市场策略随机应变,一击即中,全身而退。

    三、以三株、红桃K为代表的“人海战术流”,它们很少采用西方的营销理念,走中国特色之路,以农村为主要市场,进行产品信息的疲劳轰炸,组织形式军事化色彩浓厚,以人海战术为主。

    四、以乐百乐、步步高等广东企业为代表的“技术流”,它们富于活力、敢于创新、经常有神来之笔,善于制造市场热点,能熟练运用营销的各种手段并善于出奇制胜。

    五、以娃哈哈为代表的“通路流”,它们注重市场竞争的变化情况,市场反应速度极快,以品牌带动人气、以通路取得速度,往往采取“后发优势”的营销手段。

    立意有高下之分,但方法无优劣之分。每个企业采取什么方法、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在于市场,产品能否为市场所接受,是检验企业能否适应社会的试金石。

    娃哈哈作为一家计划外的国有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即游离于计划经济之外,既没有尝到计划经济的甜头,也没有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

    “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娃哈哈在市场里生,在市场里长,练就了一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本领。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娃哈哈即主动选择国营糖烟酒、副食品、医药三大国有商业主渠道内的一批大型批发企业为经销合作伙伴,借助国有商业企业多年来形成的较多商业网点、较正规的管理及消费者对它的信任,促成了娃哈哈早期的成长。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形成,各种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兴起,一些个体、集体企业因体制灵活,表现出较强竞争优势,公司又与这些新兴企业建立了相互信任、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网络建设中,我们一直推行“联销体”制度,坚持“款到发货”。由于娃哈哈产品的畅销及企业的良好资信,公司又合理分配了厂商的利益,因此这一“利益共同体”规模得到不断扩大,厂商之间休戚与共的合作关系得以稳定发展,充分调动了娃哈哈经销商的积极性,出现了千家企业联手合力拓市场的良好局面,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娃哈哈的独特的“联销体”制度,起源于90年代的“大户制”,并在市场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维新。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省份各种专业及农贸市场的兴起,个体私营的批发商(俗称大户)以其灵活多变的机制优势把国营糖酒系统和供销社二、三级批发系统原有的渠道网络冲得七零八落,中国农村城镇市场出现了大变局。据说,那时山东滕州一个健力宝的大户一年就可以做到上亿的销售额,“大户”的威力可见一斑。

    宗庆后抓住了这块变化的“奶酪”,开始与各地市场中的大户联手,很快编织起一个全新的灵活的市场网络。这些经销商一度达到3000多人,将娃哈哈产品渗透到了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