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25位商业领袖: 影响世界的商业领袖 > 第5节 微软再次抄我们,这很有意思

第5节 微软再次抄我们,这很有意思(1/2)

    硅谷狂人

    阴森的大厅内,无数机器般冷酷的精悍男子整齐排列着。高悬的超大屏幕中,冷峻的“领袖”在训话。

    忽然一个身材健美的女子手握大锤冲进了大厅!

    她身穿一条红色短裤和一件白色Mac背心,在她身后有手持重型武器的警察在追赶。冲破重重阻隔,女子奔到屏幕前,扭转身躯,使出全身的力气掷出铁锤,屏幕轰然炸裂,旋即烟雾消散、祥光四射……

    不,这不是《骇客帝国》的最新续集,而是早在1984年,苹果电脑的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为反击咄咄逼人的IBM,而为新推出的Macintosh系统所做的广告。(有意思的是,在若干年后,维珍集团的理查德·布兰森也是以英国作家乔治·欧威尔写的这本科幻小说《1984》作为蓝本,拍摄了票房火爆的同名电影,挽救了他的品牌帝国。)

    时间转到1997年。重新掌管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与比尔·盖茨会晤时,他盯着比尔的眼睛,锋芒毕露地说:“比尔,我们共同控制了100%的桌面系统。”

    骄傲的比尔对此抱以沉默。微软控制了全球97%的电脑操作系统,而苹果拥有的是剩下的3%,任何人都会认为是乔布斯在说胡话。

    但在那次看似毫无意义的谈判之后,盖茨私下里告诉他的朋友海蒂,自己一直惧怕乔布斯的那种光芒,即使在大局已定的今天,他仍深深地感到:“这家伙太可怕了”。

    能让全球首富盖茨折腰的乔布斯,的确不愧对他的绰号——硅谷狂人。

    寻找真我

    1955年,乔布斯在加州山景城出生。乔布斯是个孤儿,出生不久就被人领养了。在他心里始终充斥着孤独和焦虑,渴望发现真实的自我。他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启示,并对那些奇异文化特别感兴趣。他曾经在大学辍学后旅行到印度,探索玛哈利希瑜珈的真相。为了寻找自己生存的意义,乔布斯试过很多痛苦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方式:原始嘶喊疗法、大麻、迷幻药、各种节食疗法、禁食法,在既有的社会文化里,他寻求着一个能得到认同的自我,也在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他的具体的思想过程人们已经不得而知,总之在1974年,他幡然醒悟,开始直面人生。

    回到美国后,他马上在一家公司找到了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两年后,年仅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开发的苹果II电脑具有4K内存,用户使用他们的电视机作为显示器,这就是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1980年11月,苹果公司的股票上升至每股22美元,乔布斯和沃兹尼艾克一夜之间变为了百万富翁,他们成了全美国青年的偶像。

    另起炉灶

    在青年时代就与乔布斯认识的瑞吉斯·麦肯那(Regis Mckenna),是Valley公司出色的市场管理策划专家,他认为乔布斯刚进入商业圈时完全是个门外汉。他没有受过任何的管理训练,也没有经商的技能。乔布斯的做法就是“要么按我的方式去做,要么滚蛋”(my way or the highway ),他要求下属能够按他心目中理想的苹果机的要求去做,对不同意见他都会否决。麦肯那说:“你必须对他产生信仰,把他当成一种宗教,那么你才能在苹果公司里呆下去。”

    正是这种排他性的绝对主义,使得Mac机得以诞生,但这种管理方式是不利于一家公司长期稳定地发展的。矛盾逐渐激化,终于在1985年,乔布斯被自己一手创建的苹果公司董事会排挤出局。

    一般人遇到如此委屈之事,很可能一蹶不振。可乔布斯显然不在此列。就在失去苹果的同一年,他就组建了新的公司——NeXT。第二年又将著名电影大师卢卡斯手中的动画技术公司Pixar买了下来。

    可是命运总有坎坷,由于IBM个人电脑的进一步排挤,乔布斯的NeXT在维持4年后不幸倒闭。而动画事业的进展也是一无建树。

    命运之神的脚步姗姗来迟,但这并没有击垮乔布斯,终于在1995年,Pixar公司的第一部特技电影《玩具总动员》于11 月由迪斯尼影视公司出版,成为当年美国国内发行量最高的动画电影。后来推出的《虫虫特工队》也获得了影视界的推崇。到1996年公司上市的时候,乔布斯的身家已超过10亿美元。

    换个方式“吃苹果”

    自从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公司连换了几任总裁,但始终不见起色,甚至渐渐地连目标顾客定位都迷失了方向。最后,苹果公司还是想到了乔布斯。1996年,苹果大家庭诚意邀请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乔布斯归来。

    乔布斯刚踏入曾经熟悉的苹果公司大门,就发现公司的混乱比人们想像的还要严重——最严重的问题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失败,使员工们无可奈何而又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失败的命运,他们甚至对成功都不感兴趣了。乔布斯上班第一天,就立即着手整顿公司,而且,仍然是用他那一贯**的作风。

    首先,他重组了公司的领导核心。在他的劝说下,原公司董事会成员大部分离职,新董事会由6人组成,这些人都是资讯科技界的权贵,其中最为引人注目地是原IBM财务长约克和甲骨文公司总裁埃里森。约克任职于IBM和克莱斯勒公司时,对挽救这两家公司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埃里森是乔布斯的好友,他和乔布斯一样,有着旺盛的斗志和不眠不休的精力。这个董事会成了乔布斯坚强的后盾,乔布斯再次确立了他的权威。

    然后,乔布斯又重组了原来多达22个部门的营销部,建立了全公司统一的市场部、销售部、生产部和财务部,并收回了Mac(Macintosh)兼容机的生产和销售权。乔布斯觉得这些被授权的公司根本就没有Mac的市场,而是在侵吞“苹果”的利润,在他眼里,任何损害“苹果”利益的事都不可原谅。打印机和牛顿机是苹果公司的滞销产品,乔布斯毅然决定停止生产,而将公司重新定位在四大产品的分类上——也就是着重生产台式和手提式Mac电脑、专业型以及普及型电脑,改变了产品过于分散的状况。

    为了彻底改变苹果公司以往的不良形象,乔布斯决定加大公司的广告投入。1998年公司的广告预算提高到1亿美元。他重新启用了Mac首次面市时的广告创意人克劳,克劳曾经与乔布斯共同策划了本文开头所提及的经典广告片。

    在所有的决策中,最有力度的武器还是iMac网络电脑。在乔布斯雷厉风行的领导下,开发iMac仅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这是现代科技社会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