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犹太智慧的沃土(2/2)

哈南殚精竭虑,想出一个方案,要亲自去见包围着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的统帅韦斯巴苔。

    约哈南拉比假装生病要死,才得以出城见到罗马的司令官。他看着韦斯巴苔,沉着地说道:“我对阁下和皇帝怀有同样的敬意。”韦斯巴苔一听此话,认为侮辱了皇帝,做出要惩罚拉比的样子。

    约哈南拉比却以肯定的语气说:“阁下必定会成为下一位罗马皇帝。”

    将军终于明白了拉比的话,很高兴地问约哈南此来有何请求。约哈南回答道:“我只有一个愿望,给我一个能容纳大约10个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

    韦斯巴苔说:“好吧,我考虑考虑。”

    不久以后,罗马皇帝死了。韦斯巴苔当上了罗马皇帝。日后当耶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然向士兵发布一条命令:“给犹太人留下一所学校!”

    学校留下了,留在学校里的几十个老年智者,使犹太的知识、传统得以延续。战争结束后,犹太人的生活模式也由于这所学校的存留而继续保存下来。约哈南拉比以保留学校使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得以传承,无疑是一项极富历史感的远见卓识。

    一方面,犹太民族在异族统治者眼里,常常被视为文化上的吞并对象。而小小的犹太民族之所以敢与世界帝国罗马相抗衡,其直接原因首先不是民族的政治统治,而是异族的文化统治,亦即异族的文化支配和主宰,即罗马人亵渎圣殿的残暴之举而引发的。

    另一方面,犹太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首先不是在先天的种族特征上,而是在后天的文化基因上。犹太人中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至今作为犹太教大国的以色列向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开放大门,因为接受犹太教就是一个正统的犹太人。

    我们完全可以说,为了达到这一文化目的,犹太人长期追求的,不仅仅是保留一所学校,而是力图把整个犹太生活的传统和犹太文化的精髓都保留下来。从犹太民族2000多年来持之以恒、极少改变的民族节日,到甘愿被幽闭于“隔都”之内以保持最大的文化自由度,到复活希伯来语,到基布茨运动,所有这一切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犹太民族的这种独特追求和这种追求中生成的独特智慧。

    这种智慧就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执著和维护。

    也正基于此,犹太商人才会认为没有知识的商人不算真正的商人,既然你不是真正的商人,我就没有必要和你做生意。犹太商人绝大部分学识渊博,头脑灵敏。在他们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

    可以说,商人变得有学识是文明的进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只无形的手。犹太商人具有令人叹服的经商头脑,正是他们的民族尊重知识、酷爱学习、重视教育的必然结果。以知识武装起来的犹太商人,纵横捭阖,处变不惊,这就是“第一商人”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