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篇 军争(4)(2/2)

,不要迎战背后有高地依恃的敌人。

    战国时代,有一场赵秦大战,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居高临下赵奢破秦

    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要地阏与。阏与是赵国门户,一旦被攻破,对赵国的威胁极大,赵王命赵奢为大将,领兵救阏与。

    赵奢领军从赵都邯郸出发,一路上假装示弱,以麻痹秦军;秦军果然上当,认为赵奢怯懦不能战,便放松了戒备。

    赵奢知道秦军心防松懈后,突然下令部队急行军;二天时间内便抵达了距阏与前线五十里的地方,并迅速占领了北山高地,抢先据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赵军出其不意地杀到,秦军大吃一惊;为了防止赵奢与阏与形成包围夹攻之势,便日夜兼程赶来阻击赵军,于是在北山展开大战。

    由于赵军先到战地,先天上已经以逸待劳,加上据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秦军后到战地,不但以劳对逸,又在地利上吃了亏,数度仰攻北山,却屡攻不下。赵奢抓紧这个时机,从北山冲杀而下;秦军被迫“背丘逆击”,登时阵势大乱,被赵奢杀得大败,灰头土脸地逃回秦国。

    佯北勿从:

    佯是假装;北是败北;从是跟随,在这里是追击的意思。

    敌人假装败逃时,不要追击。

    道理很简单,追击假装败逃的敌人,很可能误中埋伏。

    如何知道是佯北呢?

    明明没打败,明明还能战,为什么还要逃?为了诱敌!

    追击佯北赵括惨败于长平

    历史上,因为追击佯北的敌人而死得最难看的,是战国时代的秦赵长平之战。

    秦、赵初交兵时,赵军数次吃了败仗,赵军大将廉颇知道硬拼讨不了好,便坚壁清野,硬是不肯出战,企图以拖待变,以老秦军。

    秦军当然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便施反间计,成功地让赵王把廉颇撤职,另以赵括替代。

    秦军立刻应变,以白起换下原来的大将王龁。

    赵括一上任,就改变了廉颇以守代攻的策略,主动出击。白起将计就计,假装败退、赵括以为秦军真的打不过他,率军追击,一直追到秦军大本营。秦军死守,赵括几度强攻,就是攻不破秦军防线。这时,秦军奇兵突出,把退路堵死。这一来,秦军对赵军形成包围之势,赵军大本营的出路也被秦军阻绝。赵括进退两难,只好就地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救援,攻势被迫转成守势。

    赵军困守阵地四十六天,外援不至,内部又缺粮。赵括无奈,只好亲自领兵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二万大军全部被俘。

    锐卒勿攻:

    不要攻打气势正盛的劲旅。

    用兵之道在“避实击虚”,锐卒就是战力强大的劲旅,也就是实。找这种强敌做对手,简直自找死路,这种仗当然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