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篇 势(6)(2/2)

兵败了!”

    这一喊,后面的部队以为真败了,拔腿就跑;前面的部队看到后面队形乱掉,心中发慌,也加紧脚步奔逃。这一来,几十万大军乱成一团,苻坚亲弟弟苻融想稳住部队,却在混乱中被踩死;晋军一看,机不可失,立刻渡河追击,大破秦军。

    大战之前,光从基本条件来看,晋军其实没有多大机会,但大将谢石能从秦军的兵形中,见形造势,硬是把秦军的形式优势转化成劣势(要求秦军后撤决战,利用大部队不宜瞬间转换方向的特点,把敌人的队形打乱,弱化敌人);等于是利用敌人造出对自己有利的势,并借势用势,用敌人打败敌人,真是高明极了。

    而任命谢石、谢玄领军的宰相谢安更是厉害,国中战将极多,他却毫不避嫌地重用亲弟弟与年轻的侄子;因为他知人善任,知道二谢机敏有谋,一定能从强敌身上找出弱点,痛击而获胜,不但成就了一场以寡击众的经典战役,也保住了国家。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能借势造势,掌握形势的人,在驱使部属争战时,就好像转动木头或石头一样顺畅如意。因为他深知木头与石头的特性,不碰触它就静止,推它就动;如果形状是方的,很难动得了;若是圆的,稍一使劲,就滚动了。

    不过,上述的**只是文字表面上的意义。真正的意思是说:木石在滚动过程中,若是出现逆势地形,比如原本由上而下忽然变成由低而高,就会静止;反之,若一直顺势时,就会持续滚动前行。

    孙子以木石之性借题发挥:真正能任势者,不但能理解势(安则静,危则动),更能彻底掌握势,让它该停时停,该动时动(方则止,圆则行);若是只把“方则止,圆则行”理解成方形不动,圆形则动,就太小看孙子,也白读孙子兵法了。

    因为能确实掌握上述特点,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之所以能兵锋所及而无坚不摧,就好像把巨石从八百丈高悬崖推下般,不但轻松又来势汹汹,完全是充分利用了势的力量的缘故啊!

    孙子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木石?

    因为木石都是很重的东西,一旦以重力加速度下落,就具有极强的杀伤力,是人力根本无法阻挡的;有鉴于此,孙子以木石来比喻势。

    又为什么还要再进一步谈木石之性呢?

    因为木石本身是个中性的东西,没有办法主动地把力量发挥出来;就好像势一样,需要人“因势而利导之”,在势起来的时候,给它发挥力量的临门一脚。

    就因为势的力量虽然强大,但需要人为操作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善战者就是能从形造势,因势利导,以势胜敌的人。作战能达到这个境地,势就会像从高山上滚滚而下的巨石般,很顺畅地为你破敌胜敌,完成一笔本轻利厚的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