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篇 势(6)(1/2)

    以利弱之以卒待之 冒顿取东胡

    匈奴冒顿杀父自立后,邻近的东胡极强盛,知道头曼单于生前有千里马,便自恃强大,向冒顿索取。手下们都认为,千里马是匈奴的宝物,不能给;但单于不理,很痛快给了;东胡很得意,以为冒顿胆怯怕他们。没多久,又来向冒顿要他最心爱的美女;手下还是全反对,冒顿还是给了;这一来东胡更加骄横,更看扁冒顿了。没多久,又向冒顿要一大块肥美的土地,这一次,有些手下们学乖了,说可以给。冒顿大怒道:

    “土地是国家根本,怎么可以送人!”

    便把主张给的通通斩首,然后率大军出击东胡。

    由于东胡素来瞧不起冒顿,根本不防备;冒顿大军长驱直入,轻易消灭东胡,把以前送给东胡的好东西,连本带利地倍数要了回来。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善于用兵的人,从形势上寻求致胜之机,不会强求部属承担胜败之责;就因为有这样的明确体认,更能选择适当人选,以人造势,伺机以形势的力量胜敌。

    为什么求势不责人?

    因为势的力量强大无比,一旦势起,不是人力所能阻挡抵抗的;所以,与其责人,不如求势。

    为什么择人而任势?

    因为势不但是客观上自然形成的,也可以主观上由人营造而成;所以,只要选对了人,就可以由人造势,利用势的力量打败敌人。

    谢石以乱胜敌 大破苻坚

    东晋晚期的淝水之战,就是“任势不责人,择人而任势”的最佳注脚。

    北方的前秦帝王苻坚,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美梦,率领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江南。

    东晋宰相谢安面对大军即将压境,仍从容不迫地布署迎敌,派出弟弟谢石、侄儿谢玄领兵八万,迎战苻坚。

    苻坚一面南下,一面派前东晋降将朱序南下劝降。

    朱序虽然身在秦营,但心在晋方;他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晋军透露秦军的弱点:

    (1)除了苻坚及极少数别有居心的分子(如慕容垂)之外,多数将领都反战;所以秦军虽多,其实因厌战而未必能战,士气自然也不高,整体战力并不如形容的那般强。

    (2)秦军军士组成分子复杂,很多都是被俘虏的“外国人”,真正的秦军只有极少数:所以人数虽多,其实都是乌合之众。

    非但如此,他还承诺,在必要时可做内应。

    不久,双方大军在淝水对上了,晋军大将谢石利用苻坚自恃兵多轻敌,又急于决战的心理,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晋军渡过淝水决战。

    苻坚同意晋军的要求,下令后撤;但他忽略了一点,秦军数量庞大,命令很难确实下达;加上部伍连绵几百里,一旦行进方向大逆转,要回头就很困难。偏偏这时候,朱序又抓住时机,在阵中大喊:

    “秦兵败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