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篇 谋攻(3)(2/2)

。还没打之前,光准备,就耗掉六个月。其间的财物损耗不谈,光粮食消耗就是一大笔开销了。

    但这还只是刚开始而已!真正的难题、麻烦,还在后头呢!

    就现实上来看,攻城未必非得准备六个月;因为很多器具可以同时制作。孙子说六个月,其实只是强调攻城的耗时费材,是不智之举的下下策,因为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攻城实在对我方太不利了。所谓:“一女乘城,可敌十夫。”若是一男呢?至少二十夫。由此看来,攻城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就因为攻城不易,代价太大;久攻不下之余,将领又求功心切,一时火起(将不胜其忿),下达全面攻击令(而蚁附之)时,其间的伤亡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杀士三分之一)。一旦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还攻不下来(而城不拔者),灾难就来了!

    忿而攻城 努尔哈赤兵败宁远

    大清帝国创业主努尔哈赤是个盖世英雄,一生南征北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最后一战却吃了大败仗。不但吃大败仗,还把自己一条命赔掉了,而这一仗就败在攻城战役中。

    公元一六二六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率领十三万大军,兵临宁远城下。

    宁远是当时明朝在山海关外唯一的据点,守军不到二万,不仅城孤而人单,更不可能有外援。在兵力绝对悬殊的对比下,清军只要把宁远包围,利用时间就可取胜。事实上,努尔哈赤刚开始也曾试着“伐谋”、“伐交”劝降,但努尔哈赤忽略了一点,宁远守将和之前被他轻易收买、打败的明将完全不同,他这一次面对的可是一个有胆有略,不好名不好利,一心只想舍身报国的盖世奇男子——袁崇焕!

    早在努尔哈赤大军来到之前,袁崇焕就尽可能地做好了各种准备。最重要的一点是,袁崇焕知道自己兵力少,野战能力弱,因而定下了坚壁清野,以守代攻,以高打低,以逸待劳等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不但如此,他还很能激励士气,掌握人心,足以把战力潜能发挥到最高点。

    努尔哈赤一再施软功不奏效之后,一怒之下,下令攻城。

    如前所述,攻城的缺点很多,其中最不利的就是,在与敌人近身肉搏之前,就会先遭受攻击。但对努尔哈赤而言,更糟的还不只这些,不管他怎么诱使明军出城决战,明军就是不上当;不但不上当,还在城上用大炮猛轰。后金军死伤越重,努尔哈赤越火,越加紧攻城。就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眼看着躺下的比站着的多,最后连自己也受了重伤后,强悍如努尔哈赤也不得不承认战败而撤军。几个月后,便在呕气和伤重的双重摧折下,一命呜呼!

    攻城之所以被孙子列为战术的最下下策,简单讲,就是本多利少风险高,如是而已!在孙子的战略构思之中,即使有十倍军力,也只宜围不宜攻;何况,一般性的攻城未必有十倍军力,统帅也未必有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万一又碰到像袁崇焕这种厉害角色的对手,还能不败?还能不惨败吗?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扳人之城,而非攻也。

    善于用兵的人,用伐谋、伐交的手段让敌人屈服、投降,而不是兵戈相向。

    前文一瑞强调“其下攻城”的重大害处,这里等于是再提醒一次,打仗多用脑袋,少用拳头。

    古代另一个伟大的兵家田穰苴也说过:

    “上谋不斗。”

    意思是说,最好的胜敌方法是不用拳头;不用拳头,当然就是要用脑子了。本书之前也特别提到帮周朝开创八百年基业的伟大战略家姜太公也强调:

    “争胜于白刃之前,非良将也!”

    这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能不慎乎!

    同样的,夺取敌人的城池,最高明的做法,当然也不是靠硬干,而是用计谋。

    有很多时候,有很多所谓“计谋”,其实未必是计谋,而是形势使然。问题是,形势本身并不明显;但高明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于是顺形造势,顺势张势,因而水到渠成。秦末汉初时,就有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只凭一张嘴,就兵不血刃地轻松拿下三十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