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1)(2/2)

境变化的适应力,也维系着它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一个组织如果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就很容易因为忽略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危机意识。一个组织的危机意识越小,其变革的动力就越小,创新的精神就越弱,也就越容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遭受挫败。

    一些企业在创立之初,不仅对市场环境十分敏感,而且热衷于创新与变革。但这些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就逐渐对市场变化失去了感觉,没有了危机意识,并最终被竞争对手打败。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企业更加强大,希望自己的企业能长久地发展,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树立一种危机意识。不仅要让员工感觉到海面的波涛汹涌,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海底的暗流涌动,要让他们时时警惕,处处小心。只有具备了这种危机意识,一个企业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创新性地开展业务。

    竞争对手总会给你带来压力,逼迫你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竞争对手的对抗中,你才能真正磨练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对手就是你前进的推动力,就是你成功的催化剂。

    正如藏獒是在与对手不断进行较量的过程中提高其生存的能力一样,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就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时时刻刻有现实中的敌人和假想中的“敌人”。

    如果没有国民党军队的5次围剿,怎么可能有经过长征磨练百折不挠的红军呢?如果没有百团大战,没有平型关大捷,又怎么能显示出中国**领导下的八路军的强大作战能力呢?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国内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把训练的基点瞄准世界一流军队,并在自己的军事演习中模拟与其交手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借鉴西方军队作战训练的经验和方法,在集团军级作战部队中培养“蓝军”司令,组建“蓝军”部队,为部队训练制造“敌人”。可以说,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作为自己的“假想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保持活力和战斗力的关键。

    企业不可能培养“蓝军”,但企业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企业管理中,一个管理者有没有忧患意识,能不能透过企业表面的繁荣去发现问题,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是非常重要的。凡是有大作为的企业家,一定是始终保持市场警惕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