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2节 标杆管理的三重境界(2/2)

别在于,前者是持续的全体动员及小幅度的过程改善,以至于成果也是渐进式的获得改良;而后者是一种对创新(Innovation)的模仿,往往需要较大笔的投资、由某特定团队负责(或主导),但对绩效改善比较明显,幅度较大,标杆管理的效果也最好。

    图3-2  三类标杆涉及企业系统的范围

    表3-1列出了这三类标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制度的不同。

    表3-1  三类不同的战略性绩效标杆

    标杆分类  分派责任  标杆指标  衡量绩效  薪酬激励制度

    连续改进标杆  责任单位为企业的职能单位或某道工序。以财务结果确认责任。  比较预算与实际财务结果的差异。仅就可控制成本负责。  鼓励个人控制成本以达成预算标准。强调利润分享(profit sharing)促使整个企业财富增加。

    业务流程标杆  责任单位为业务流程或工作团队。

    以流程的改善、革新及创新来形成价值链而达成企业的财务目标。  以衡量流程的时间、质量及效率为导向。标杆较为动态, 根据新状况及目标而改变。设定最佳实践的标杆,达成终极目标。反映流程的附加价值标准。  业务流程时间最短与及时送达。服务及产品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总成本及单位成本的降低趋势。  多元性酬劳制度及绩效衡量方法,不仅针对个人,而且包括工作团队的红利奖赏。强调利得分享(gain-sharing)可针对特定改善方案的获利加以分享。

    运营模式标杆整个企业财务面;流程面;客户面;基础结构面(学习及成长)。

    以使命、策略及目标导引绩效的衡量。达成落实企业策略的目的。企业与个人目标吻合。平衡式的绩效衡量,如事后性(例如,获利力)与领先性(例如,员工训练时间数)、客观性(例如,市场占有率)与主观性(例如,员工能力)、财务性(例如,成本减少)与非财务性(例如,客户抱怨次数)、外在性(例如,客户满意和股东报酬)与内在性(例如,流程效率和员工满意)

    流程面(例如流程效率)。客户面(例如客户满意度)。学习及成长(例如员工满意及员工技术)。财务面(例如成本趋势)。多元性酬劳制度。强调利润分享。将激励性酬劳按不同比例分配给财务面、客户面、流程面及基础结构面。

    通过这样的分类,我们可以清楚分析“邯郸学步”的目标、范围、绩效以及奖励措施,从而系统地导入标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