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充满戒心——生气究竟是为哪桩?(2/2)



    很多人因为一言不和而争吵不休。有时候起因是一句傻气的玩笑话;有时候因为其中一方过于莽撞,言词之间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 也有时候是碰到一方心情不好,另一方不小心踩到地雷,马上被莫名其妙地轰到九霄云外。

    与其说别人的言行激怒我们,不如说是我们当时的心情和苦恼,很容易左右我们如何诠释别人的动机,进而断定别人的用意。

    某天,一同学面如死灰地走进教室说:“我死啦!刚才和几位同学一起到某教授的办公室请教问题,讨论到什么样的客户我们会不想做心理开导时,我直觉地说出一个我觉得比较棘手的问题——‘癌症患者’。结果教授听了脸色马上变了,我当场道了歉,但还是看得出来她很伤心。后来有人告诉我,教授的妹妹正好刚被诊断出有癌症,这阵子她为这件事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对话延续着,所有人都试着安慰那位同学,但她还是很难过。我坐在她旁边,看着平常活泼开朗的她整个下午都不言不语。

    我知道她当然是无心的。很巧的是几年前我刚好也得过癌症,我试想着如果她今天冒犯的对象是我,我怎么对现在这么难过的她生气?

    但我再试想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几年前我刚知道自己生病,心情压力很大,甚至以为自己可能“来日不多”时,又会如何反应?

    当然我会很难过,但不完全是因为她正好“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因为我正在为这事担心,她提到了一个我在当时还没有能力克服的痛处。

    这就好像我今天好好地走在路上,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竟然不小心穿反了,又找不到地方快点换回来,我会马上开始觉得街上每一个在笑的人都是在笑我,每一个低头私语的人都好像在说我坏话,甚至连平常天天光顾的早餐店的老板娘竟然都露出鄙夷的表情——哼!明天起我就不会买她的东西!

    事实是可能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没有注意到我把衣服穿反了。是我自己的在意,让我深怕别人会嘲笑我,也以为别人都想嘲笑我。

    从一个人如何反应别人话语的态度,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

    当我们假设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时,也许该先停下来想想,是不是有什么不安正在侵扰着我们?

    批评,或许是别人对我们做的事;否定,却是我们对自己做的事。

    有时候一些让我们激烈反应、心生不满的事,多半是因为我们本身还没有平静到足以包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