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充满戒心——生气究竟是为哪桩?(1/2)

    与其说别人的言行激怒我们,

    不如说是我们当时的心情和苦恼,

    很容易左右我们如何诠释别人的动机,

    进而断定别人的用意。

    记得有一回姐姐提到我那宝贝外甥闹出来的一个大笑话——一天他在吃饭时跟爸爸说:“某家店的锅贴好好吃,吃的人好多。”

    “对啊,大家都认为好吃,不约而同一起来吃,人才会那么多。”爸爸答。

    外甥忽然静下来,好一会儿没接话,再开口时有着明显的委屈:“‘不约儿童’就不约嘛!没有大人,小孩子也可以自己去吃。”

    童言童语,实在可爱。我可以想像姐夫啼笑皆非地和儿子澄清“不约而同”的意思,大概也忍不住给天真的他一个爱的拥抱。

    同样的沟通模式其实也会在成人之间发生,但成人似乎反而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与其承认自己因为对方的话感到受伤,我们多半选择直接跳入自以为是的结论而懊恼,或是用力反唇相讥回敬对方几句。

    “哼!这个人怎么这样讲话?”我们马上会觉得对方真是坏心眼。

    问题是我们想像中的“坏心眼儿”有多少真实性?

    朋友为自己时值青少年的女儿困扰不已。“她的坏脾气实在叫人头痛!”朋友低声叹气。

    她站在不远处的女儿露出甜甜的笑颜向我打招呼,有点让人难以想像她会不善于控制情绪。

    我和朋友聊着,见她慢慢走过来,提起学校的事。原本好好的对话,在她母亲问起她和导师的相处状况是否改善时,她的脸色忽然一沉: “她是个白痴,每次都惹我生气!”

    据朋友的女儿所述,有时候她身体不舒服,会向导师抱怨,但导师根本不想听她多说话,只希望她能和其他同学一样遵守班上的秩序,所以她忍不住就发火了——尖叫、怒骂、摔东西、当着所有同学和导师的面离开教室等等——这一切行为都是导师的错。

    “是她故意用话激我。她所说的每句话都是针对伤害我而来。我没有办法和她相处。她是个超级大白痴兼神经病!我讨厌她。”她说。

    “你都怎么应付她?”我问。

    “我把她的话当耳边风,理也不理,或是当着她的面离开教室。”

    朋友无奈地看我一眼,我总算理解了那眼神的 含义——不论导师是有意还是无意,她们之间的战火看来实在难以平息。

    朋友苦口婆心地劝,女儿就是不愿意试着换一个角度看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