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1节 兼顾代工与自创品牌(1/2)

    兼顾代工与自创品牌

    自创品牌一直是我的心愿,宏碁刚成立时,就有自创品牌的计划,但直到第五年才付诸实施。很多人认为,自创品牌是大公司的专利,但在我的想法里,自创品牌的成败与公司规模并无太大关联,微软、苹果电脑等国际级企业,都还是在车库创业阶段就开始自创品牌。因此,若有心自创品牌,最好从小规模开始。

    对于台湾企业而言,比较自创品牌和委托加工两种经营模式,前者更有助于小企业的成长与日后的转型。

    第一,通常代工的订单都是标准化、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自有品牌产品是少量多样,因此,如果厂商规模不够大,不容易争取到代工订单。另一方面,从小订单开始再进入生产大订单,较符合企业成长趋势;如果先生产大订单再做小订单,等于是走回头路,会产生设备与人员闲置的问题。

    第二,代工厂商一旦要自创品牌,等于和原来的客户竞争,客户会钳制厂商自创品牌的行动,或者不再下订单给厂商,厂商马上会面临生计问题。如果先自创品牌,代工客户再找上门,自然没有理由可以钳制厂商。

    第三,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代工业务开展容易,而以自创品牌开拓业务较为困难,企业先适应难度较高的工作,培养足够的能力,成长会更加顺利。

    第四,相同的道理,代工生产资金周转快、库存低,而自创品牌不论在资金周转或库存管理方面,难度都较大,如果习惯代工生产的管理模式,再进入自创品牌阶段,会因此而适应不良。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岛内以代工起家的大企业,在开始发展自有品牌产品时,总是显得举步维艰,甚至多半前功尽弃。而能够从代工转为自创品牌的企业,例如巨大机械、光男公司,则因有了机会与决心这两个关键因素,才能先发展出有别于代工订单的新产品(创新是企业自创品牌的第一要件),并非常有毅力地撑过代工客户抵制的难关。否则,先从事代工生产再创品牌,并不容易成功。

    话虽如此,宏碁也并非只一味追求自创品牌,我认为,代工与自创品牌是互补的,因此最好是两者兼顾,当年我在荣泰就是采取这种做法。如此一来,不管从分散业务风险、扩大生产规模,还是技术的学习与相互为用,都有所帮助。

    在这样的考虑下,即使企业暂时迫于情势无法使两者平衡,也要以达到均衡发展为长期目标。也就是说,当自有品牌业务遭遇困难时,当然必须多接些代工订单;或者,如果代工客户停止下单,自然就要当仁不让地多卖些自己的产品,假若一方有所收获,就要将所获得的资源用于另一方面,使它获得相对的成长。

    举例来说,当企业从自有品牌产品中获得利润时,可用于投资扩大产能,服务于代工客户;而当代工的大量生产带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效益之后,又可以将获利投资研发,扩大自有品牌的规模。如此,就能造成互相提携的良性循环。

    曾有不少外国记者好奇地询问,在台湾的电脑业中,宏碁规模比别人大四五倍,为什么成长率还能比别人高?答案就是这种互相带动的策略。

    事实上,同业常以宏碁自创品牌为由,鼓动代工客户不要下单给宏碁,在同业策略性抢夺客户的手法下,宏碁的确曾经被抢走一些订单,但是流失的订单终究还是都转回来了,因此宏碁的代工业务丝毫不比其他同业少。其中的关键,也正是因为宏碁兼顾代工与自有品牌的互动成长,形成了技术、成本、规模、交货期等各方面的优势。

    自创品牌,何罪之有?

    近两年,台湾有些自创品牌的企业遭遇危机,外界多半认为是自创品牌导致了企业失败。在宏碁竞争失利的阶段,我也常在媒体上看见如此论点。但我认为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论调,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当然值得长期经营,因此自创品牌的策略并没有错。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表面看来,自创品牌的企业失败比例之所以高,是因为自创品牌企业的形象地位与知名度,一般而言比代工厂商高,因此,即使两者的失败率是一般高,自创品牌企业失败的曝光率也比较高,所以外界难免会存有自创品牌风险较高的印象。

    就实际业务运作的层面来看,自创品牌的复杂度的确高过代工生产。在相同的经营环境下,自创品牌必须更加努力于产品创新与形象塑造,代工厂商不需要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