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马太效应(2/2)

推动作用。  在人类社会中,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富人享有更多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独;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因此更加出名;容貌漂亮的人,更引入注目,更有魅力,也更容易讨人喜欢,因而他们的机会比一般人多,有时一些机会的大门甚至是专门为他们敞开的,比如当演员、模特;一个人受的教育越高,就越可能在高学历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  一次,某大学的一群同班同学聚会。有的成了博士、教授、作家。有的当了处长、局长,有的成了公司老总,也有下岗分流的,给私人小老板打工的,还有赔本欠债的。  当年一个课堂里听讲的学生如今差别这么大,有些人不服气,说当初毕业的时候,大家学问、本事都差不多,可有的人机遇好,就上天;有的人背时,就入地——这世道太不公平。  被邀请来参加聚会的班主任听了这些抱怨,只是微然一笑,给这群当年的弟子出了一道题:10-9=?  老师见学生一个个直眉瞪眼,便说:“你们会打保龄球吗?保龄球的规矩是,每一局十个球,每一个球得分是0至10。这10分和9分的差别可不是1分。因为打满分的要加下一个球的得分,如果下一个球也是10分,加上就成了20分。20与9的差别是多少?如果每一个球都打满分,一局就是300分。当然,300太难,但高手打270、280却是常有的。假如你每一个球都差一点,都是9分,一局最多才90分。这270、280与90的差距是多少?”  老师继续发挥:“排除别的因素不谈,你们当初毕业的时候,差别也就是10分与9分,不大。但是,这以后,有的人继续十分地努力,毫不松懈,十年下来,他得多大成绩!如果你还是九分八分地干,甚至四分五分地混,十年下来,你得拉下多大距离?可不就是天上地下吗?”  上面的这个故事中所反映的是个人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它对我们的启示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人们喜欢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屡屡失败,从未品尝过成功的甜头,还会有必胜的信心吗?还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在一本名为《超越性思维》的书中,提出了“优势富集效应”的概念:起点上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累积。从中可以看出起点对于整件事物的发展,往往超过了终点的意义,这就像在100米赛跑的时候,当发令枪响起的时候,如果你比别人的反应快几毫秒,那么,可能你就能夺得冠军。  事实上,马太效应使成功有倍增效应,你越成功,你就会越自信,越自信就会使你越容易成功。成功像无影灯一样,不会给人心灵上投下阴影,反而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  而与此相反,失败会使人越灰心丧气,离成功越来越远。因为一个人遇到一次挫折和失败,马上就会受到上司的轻视、朋友的疏远和亲人的责怪,使得他的自信荡然无存,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放任自己,产生恶性循环,要想翻身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出马太效应对于个人发展的启示意义:成功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