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成功之源基因(2)(2/2)

?张宏伟、鲁冠球、刘永好、郭广昌、徐冠巨等亿万富豪论其财富已经是几辈子都享用不完了,可为什么他们还要那么辛苦地继续做企业?把钱存到银行,然后去世界各地游玩(而不是商务旅行)、与家人亲友同享天伦之乐、尽情享受生活岂不快活自在?可他们还要成天面对棘手的问题、没完没了的会议、成堆的文件、纠缠没完的媒体、老收不回的货款、快到期的贷款、难缠的客户和经销商、愤愤然心态不平等着见你的员工等,到底为的是什么呢?而且不仅鲁冠球这样做,甚至还要求他的子女们也都要这样努力。他的女儿鲁蔚芳有这样一段话:

    有一次,我问父亲:“爸爸,你感觉累吗?”他说怎么不累,当然累。“那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放弃?”他说什么时候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就放弃。我第一次做经理人纯属赶鸭子上架,那是我在很突然的状态下接管了一个亏损酒店。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做得很疲惫、很辛苦。上班的时候,我很坚强,一回到家我就哭,不敢给父亲打电话,拿起电话我就哭,感觉很委屈。我说爸爸你为什么让我受这个罪?父亲说,就因为你吃的苦太少了。我家里所有的人都跟我一样,没有一个闲下来的,全是奔波的状态。我没有退路,只有往前走。

    其实,他的女儿也没有真正理解他。我的看法是,鲁冠球的动力可能要归结到对市场权利的追求。追求市场权利使得鲁冠球的生活除了万向集团就很少有别的内容,促使他不断追求。市场权利是一个中性词。有些学者一定要说企业家追求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我觉得这有些牵强,我们没有必要人为地抬高企业家,包括鲁冠球。追求市场权利没有什么不好,就像亚当·斯密说的,资本家追求利润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摆弄着资本家创造社会利益。同样,在企业家追求市场权利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导引着企业家完成社会责任感。

    鲁冠球追求把产品卖到国外去,人员走到国外去,再到把企业办到国外去,在洋人的土地上,利用洋人赚洋人的钱,这是追求市场权力的表现;“奋斗10年添个零:70年代日创利润1万元、80年代日创利润10万元、90年代日创利润100万元、21世纪初日创利润1000万元”的追求目标是追求市场权利的表现;不满于人们对于“鲁冠球 = 万向节”的看法,硬是完成了万向产业“低层次产品多样化——万向节产品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产品相关多样化——汽车零部件、大农业、旅游房地产、贸易流通、金融投资、食品等产业不相关多样化”的演化还是追求市场权利的表现;攻城掠地,收购武汉宏达(国营9603厂)、淮南轴承、华冠科技、承德露露以及美国的舍勒、汽车零部件百年老店Rockford、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等更是其实现市场权利的重大举措。

    强烈的市场权力欲使得鲁冠球上世纪60年代盯住铁轨、驳船凝视,70年代盯住来来往往的进口卡车凝视,80年代在其简陋的办公室盯着地球仪凝视,90年代盯住资本市场凝视。21世纪肯定还有他凝视的新内容,它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