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读史有学问 > 11?两个开国宰相

11?两个开国宰相(1/2)

    历史上的很多地方是十分相似的。

    三四千年的中国古代史,数十个异姓王朝,帝王将相、文臣武将、圣贤奸恶、才子佳人充斥其中,乍一看,令人眼花缭乱,觉得是一个理不清的万花筒,只能由它变幻,后人不知所以。其实,如果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还是不难窥见其中的门径:在这纷纭复杂的历史中,虽然你争我夺,变来更去,但有许多地方,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在各个时期略有不同而已。

    改朝换代可谓古代史上的大事了,就以此为例吧,每次改朝换代,差不多都要大动一番干戈,像赵匡胤以兵变的方式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的情况是很少的,也就是说,流血的方式占绝大多数,“和平过渡”的情况则极少。而且,在流血的方式中,往往是首倡者失败,后继者成功。如陈胜、吴广首举义旗,而其后继者刘邦、项羽灭秦成功;绿林、赤眉起义军未能灭亡西汉,后起的豪强地主刘秀却消灭了义军而自称继续汉统,建立了东汉;东汉的灭亡与西汉类似,黄巾起义未能成功,倒是镇压黄巾的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三分了天下,并由曹魏政权灭了东汉;在反隋起义中,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人的义军未能成功,而关陇贵族集团中的李唐政权一面镇压义军,一面取隋而代之,建立了唐朝;成吉思汗固然英武,到其孙忽必烈才真正成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反元的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起事最早,但均未成功,倒是郭子兴的部将朱元璋灭元朝、扫义军,建立了大明;清朝的建立同元朝更相似,努尔哈赤白手起家,但只是清朝的奠基者,其子皇太极才是清朝的真正开创者。

    大的王朝是如此,小的王朝也差不多,看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竟也是改朝换代的“历史规律”。何以如此?盖因先行者殉难,为后继者奠定了基础。这基础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旧王朝进行了打击,使之摇摇欲坠;二是为后继者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三是把后继者从普通人中选拔出来,并把他们逐渐地培养成了成熟的政治家。而先行者,往往只是逞血气之勇,只具有勇士、烈士的拚闯之力,而无政治家的素质。如此说来,先行者虽是功不可没,也只能做后人的“铺路石子”了。

    除了开国方式相似之外,特别有意思的是,开国皇帝的文臣武将也多有相似之处。就拿西汉、唐、明三代的文臣来说,西汉的刘邦有萧何、张良;唐朝的李世民有房玄龄、杜如晦;明朝的朱元璋则有李善长和刘基。这三个朝代都是用大规模的战争方式取得了政权,又都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巨大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朝代,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如果把这些文臣稍加比较,就会看出历代开国皇帝所需要的人才大致是相同的。

    萧何既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汉初名相,他同刘邦既是患难之交,又是贫贱之交。在刘邦当泗水亭长时,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椽,由于萧何比刘邦的官位高,就时常给刘邦以各种各样的照顾。后来刘邦押送修长城的夫役去北方,夫役沿路逃走,刘邦不能交差,就索性放了夫役,和愿意留下的人一起逃到芒砀山中当了草寇。不久,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威胁到了沛县,沛县县令怕城破被杀,萧何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可招回刘邦,让他聚众来保卫县城。县令先是同意,但等刘邦到来时,他又后悔了,并要加害萧何。萧何急忙逃出城外,和刘邦一起,攻占了县城,杀了县令,公推刘邦为沛公。萧何是刘邦起兵的主要促成者、策划者,从此,他就一心一意地辅佐刘邦。他的主要功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取得天下的策略,二是保障后勤供应。萧何每到一处,十分注重收集传统戏剧中的项羽造型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

    法令制度等图书文献,而不像其他将官一样急于抢掠财物。在刘邦攻陷咸阳之后,萧何帮助刘邦制订了法令制度,完善了刘邦的“约法三章”,安定了汉中一带。到项羽把刘邦分封为汉中王,萧何更是劝刘邦要暂忍屈辱,韬光养晦,积聚势力,待时机成熟以后再同项羽决战,而不能激于一时的义愤去自寻死路。在萧何的劝阻下,刘邦终于安心汉中,整顿军备,为消灭项羽作好了准备。

    在四年的楚汉相争之中,萧何有两大贡献:一是推荐了大将韩信,二是保障了汉军的后勤供应。

    刘邦在汉中时,将士思归,东逃者很多,萧何不去追别的将领,却偏偏“月下追韩信”,并劝说刘邦筑拜将台,拜他为大将,终于为刘邦取天下立下了大功。刘邦在东方与项羽激战,萧何在汉中安抚百姓,颁布法令,把军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把军需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可以说,没有萧何的后勤保障,刘邦是无法打败项羽的。

    刘邦建国后,萧何为相,他在诛戮频繁的西汉初年,不仅得保首级,还有所建树。萧何采取了三条策略:一是不要封赏。二是协助刘邦、吕后处置军国大事,不违上意。注意取得刘邦的信赖,乃至送子侄作抵押。三是设法自污,让刘邦觉得自己无所作为,威望也不高。这样,萧何得以寿终正寝,善始善终。

    刘邦把萧何称为“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于道”的“人杰”。另一位重要的文臣,则当数张良了,刘邦对他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本是韩国贵族,他与力士一起在博浪沙行刺过秦始皇,可以说自小就立下了反秦的志向。自己曾拉了一支几百人的小队伍,后归附刘邦,又随刘邦一起归附过项梁,最后,他选择了刘邦。张良貌雅神秀,有似妇人,但他却胸有韬略,胆识具备,为刘邦军事上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

    在鸿门宴上,张良果断地掩护刘邦脱身,面对项羽对刘邦可能进行的军事攻击,张良屡施计策,使项、刘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保全了刘邦。在楚汉相争的前期,刘邦指挥不当,在彭城战役中惨败,张良在这关键时刻为刘邦提出了正确的方针:充分调动韩信、彭越、英布三股力量,扩大统一战线。刘邦听取了张良的建议,使楚汉相争的局势得到了转变,刘邦渐趋主动。

    公元前204年,刘邦固守荥阳以待援,形势危急,郦食其提出分封六国后代以解荥阳之急,张良竭力阻止,指出分封六国必然军心瓦解,免去了汉军的一场灾难。公元前203年,韩信破齐,想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大怒,但张良劝说刘邦封韩信为真齐王,稳住了韩信,也稳住了汉军的优势地位。最后,项羽见打不过刘邦,就提出以彭城的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刘邦犹豫不定,还是张良坚决反对妥协,主张乘胜追击,把项羽一鼓消灭。在建国以后,张良又建议刘邦扩大分封,以免诸将不满,相聚谋反,并从地理、经济、政治基础等方面分析,主张定都长安。

    其后,张良功成身退,托病在家,致力于古代军事著作的研究,于公元前186年病逝于长安。张良一生坎坷,而终以三寸不烂之舌为帝王师,所划谋策,皆关系到战事成败或是国事治乱,可谓千古难得之良臣。尤其能激流勇退,不执著于功名利禄,更属不易。

    人们往往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却忘记了另一面,那就是历史也往往有惊人的相反之处。

    十八学士图

    何以隋朝没有人才而唐朝人才荟萃?原来,用则满目俊才,弃则遍地糟糠!

    唐朝的开国宰相房玄龄和明朝的开国宰相李善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而这些相同与不同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性格的差异,至于为什么,确实令人感到有些意味深长。

    房玄龄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平宰相,直至七十岁病逝。他是一位至忠至勤的能相,其善始善终,尤为难得。房玄龄生于北周武帝建德八年(公元579年),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曾祖和祖父都曾在北魏和北齐为官,其父房彦谦是当时著名学者,与朝野之间的才俊多有交往。他长期在隋朝做官,在任上积极地为民众谋福利,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但他觉察到隋必定长久不了,就想辞官不做。

    房玄龄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受到了这种气氛的长期熏陶,逐渐确定了治国安民、造福民众的志向,也培养了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还是在隋文帝杜如晦

    时期,大多数人都称颂隋朝的功德,房玄龄却看出了其中潜藏的危机。他说:“隋朝本是篡夺了人家的权位,对百姓并没有建立什么功德,只不过一味欺骗百姓而已。现在兄弟之间又互相争夺皇位,贵族们竞相享乐,互相勾心斗角,甚至骨肉相残,这样的王朝,其灭亡是跷足可待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房玄龄的看法是极有预见性的。

    房玄龄的个人品德也极为人们所称赞。他是一位孝子,就是对继母也是至孝。继母病了,他请医抓药,每当医生过门,他都哭泣着垂手侍立;继母死了,他居然因伤心而不能进食,以至骨瘦如柴。对父亲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父亲卧病一百多天,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房玄龄却始终如一服侍父亲,从来都是和衣而卧,其尽心尽意,是可以想见的。房玄龄的这种个人品德,对他日后有大的成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隋朝的吏部侍郎(专管选拔调整官吏的人事工作)高孝基就评论说:“我见过的年轻人多了,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人,房玄龄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房玄龄正任隋朝的隰城(在今山西汾阳)尉。李渊派其子李世民带兵去平定渭水以北地区,房玄龄经过分析比较,认为隋朝灭亡只是迟早的事,而在诸支起义军中,唯有李唐政权深明大义,极得民心,又能礼贤下士,将来必定能据有天下,于是,他就毅然抛弃了隋朝的官位,投奔了李世民。当时,李世民距他有八百里之遥,他“杖策谒于军门”,拜见了李世民。一谈之下,大为投机,李世民即委以渭北道行台记室参军的重要职务,把他当作重要谋士看待。从此,李世民与房玄龄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两人密切合作,使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房玄龄也成为一代名相。

    房玄龄跟李世民一起参加了许多次战斗,在平定隋朝大将王世充的战斗中,房玄龄积极出谋划策,为取得这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功勋。在战斗的间隙,房玄龄陪同李世民去拜见一个叫王远知的道士,据说此人道行高深,能上知一千年,下知五百年,他们化装成普通人,“微服”私访,那王知远却一看即知,告诉李世民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从这以后,房玄龄更加尽心尽力地辅佐李世民,坚定了他追随李世民、辅其为天下英主的意愿。

    李世民因赫赫战功而被封为秦王,又官居唐朝特设的“天策上将”,势力很大。李世民还极其善于招揽人才。在秦王府中,就有所谓的“十八学士”,房玄龄、杜如晦多谋善断,陆德明、孔颖达精通经学,姚思廉擅长文史,虞世南以书法名世,其余十余人也是当时的人杰才俊。在这“十八学士”当中,房玄龄居其首。在秦王府的十多年中,为秦王李世民招致人才,是房玄龄的重要任务之一。

    《旧唐书·杜如晦传》记载,起初,杜如晦做李世民的兵曹参军,其职责是帮助训练士兵,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后来,秦王府中的人派往各地的越来越多,杜如晦也要被调到外地去。房玄龄听说了,赶忙跑去对李世民说:“王府中的英俊才杰被调出的越来越多了,别的人我都不觉得可惜,只有杜如晦不能调走,他是个其智能识大局、其才可安天下的大才,您如果还想经营四方,取得天下的话,非此人不可。”

    李世民听了以后,十分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您提醒我,我差点失去了这个人才。”李世民立即撤销了调令,重用杜如晦。以后以多年的实践证明,房玄龄的认识是正确的,杜如晦在评断大事上,极有见地,以致有了“房谋杜断”这一说法。二人密切配合,为唐代的安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随李世民的东征西战中,房玄龄每到一处,十分注意搜集当地的民情习俗及前代的文献资料,为他以后制订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平定各地的起义军以后,房玄龄被李世民封为临淄侯,升任为秦王府记室,掌管一切军政文书,有许多文件需要他亲自起草,他才思敏捷,文辞优美,气度恢宏,史书上称他“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事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瞻,初无稿草”。

    后来,太子李建成在唐高祖李渊的支持下与齐王李元吉联合,共同迫害秦王李世民。一次,李建成请李世民赴宴,于酒中置毒,李世民饮后腹中暴痛,被送回家里,呕血数升才保住性命。还有一次,李建成借陪父皇打猎的名义,特意为李世民准备了一匹烈马,等到李世民骑马追逐一头麋鹿时,烈马狂性发作,把李世民甩出了一丈多远,差点摔死。后来,李建成又与李元吉密谋,准备在替李元吉出征饯行的宴会上杀死李世民。兄弟相残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房玄龄极力主张当断则断,先下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房玄龄等人的极力催促下,李世民在秦王府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在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