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劝学(2/2)

大的幸福。”接受道的教化是精神的最高境界,没有祸患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我曾经整天冥思苦想,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着脚往远处看,却不如登高看得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都能看到;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增大,但别人却能听得清楚。乘车马的人,并不是他善于走路,却能行至千里;坐船的人,并不是他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本性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种鸟名叫蒙鸠,它拿羽毛做巢,又用毛发把巢边系在嫩苇条上。一阵风吹来,苇条断了,结果鸟蛋摔破,雏鸟也摔死了。鸟巢并不是不完善,而是因为悬系的地方不合适。西方有种草,名叫射干,茎长只有四寸,生在高山顶上,下临百丈深渊。草茎没有变长,而是所处的位置使它显得高了。蓬草生在麻中,不用扶持就自然挺直;白沙落在黑泥里,就和黑泥一样黑了。兰槐的根就是有香气的白芷,把它浸在臭水里,君子就不接近它,老百姓也不佩戴它了。它的本质并不是不美,而是被臭水泡坏了。所以君子居住必定要选择乡土,游学必定要结交贤人,为的是防止沾染上邪恶的品行,而能够接近正道。

    事物的发生,必定有它的起因;荣辱的到来,必定和人的德行相称。肉腐烂就会生蛆,鱼坏了就会生虫。懒惰轻率,忘乎所以,灾祸就会发生,刚强的东西自然容易折断,柔弱的东西自然容易受约束。一个人行为邪恶污秽,怨恨就会聚集到他身上。柴草同样放着,火总是从干柴烧起;地面一样平整,水总是流向低湿处。草木喜欢丛生,禽兽愿意群居,万物都是各归其本类的。所以箭靶子摆在那里,弓箭就会射向那里;林木茂盛,斧头就会砍向那里;绿树成荫,鸟雀就会栖息在那里;醋酸了,蚊子就会聚集到那里。所以说话有时会招来祸患,做事有时会招来耻辱,君子应该谨慎自己的言行啊!

    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成长;一个人积累善行、养成高尚品德,就能达到高度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志。所以不是一步一步累积起来,就不能达到千里之远,不聚积起小的水流,就没法汇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跑上十天,也能跑得很远,它的功效在于坚持不懈。用刀刻东西,刻一会儿就停下,就是朽木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就是金石也可以刻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上吃地面上的尘土,下饮地底的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虽有八条腿两只螯,但如果没有水蛇和鱼的洞穴,它就无处寄居,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所以没有深沉的心志,就没有显著的成就;没有埋头苦干的行动,就没有伟大的功绩。人若走入岔道,就到达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就不会被任何一方所容纳。眼睛不能同时看两处而看得分明,耳朵不能同时听两处而听得清楚。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一筹莫展。《诗经》上说:“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一心哺养七只小鸟。美好的君子啊,仪表举止总是很专一。举止仪表专一啊,意志才能坚定不移。”所以君子要把心志集中在一点上。

    古时候,瓠巴弹瑟,游鱼都浮到水面来听;伯牙弹琴,驾车的马都仰头停食来听。所以声音无论多么微小,也没有不被听见的;行为无论多么隐蔽,也没有不显露出来的。宝玉藏在山上,草木就滋润;珍珠生在深渊里,崖岸就不会枯干。大概是没有不断地积累善行吧,如果积累了哪有不被人知道的呢?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回答是:从读《诗》、《书》开始,到读《礼经》结束;它的目的和意义是从作学士开始,最后成为圣人。诚心积累,功夫持久就能深入,学习应该到死为止啊!所以从学习的步骤说有结束的时候,而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讲,则没有结束的时候。这样做了,就称其为人;不这样做,就如同禽兽了。所以《尚书》是记载政事的;《诗经》是汇集和谐音乐的;《礼经》是记载法律的规范和纲领的。所以学到《礼经》就达到目的,这就是道德的顶峰。

    《礼经》的笃守规范,《乐经》的和谐动听,《诗经》、《尚书》的博大丰富,《春秋》的寓意隐微,天地间的一切道理都具备其中了。

    君子对于学习,听进耳朵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姿态上,反映在行动上;即使是细微的一言一行,也都可以作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小人对于学习,听进耳朵里,说在嘴巴上。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罢了,怎能美化这七尺之躯呢?古代学者为自己而学,现在学者为给别人看而学。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讨好别人。所以别人没有发问就去告诉他,这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个问题却告诉他两个问题这叫做啰嗦。急躁不对,啰嗦也不对,君子对答问题就像声音和回响相应一样。

    学习的方法没有比接近好的老师更合适的了。《礼经》、《乐经》**度而不作详细说明,《诗经》、《尚书》记载久远之事而不接近现实,《春秋》词旨简约而不容易立即了解。仿效良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就可以达到品格尊贵、知识全面而且通达事理的境地了。所以说,学习的方法没有比接近好的老师更合适的了。

    学习的途径没有比心悦诚服于良师收效更快的了,其次是尊崇礼法。上不能悦服良师,下不能尊崇礼法,那就只会学些杂乱的知识,读通《诗经》、《尚书》的文字罢了,一辈子也只能是一个浅陋儒生而已。想要效法先王,探求仁义,那么学习礼义正是必由之路,就像拎着皮衣的领子,弯曲五指加以整理,无数的皮衣就都顺了。不实践礼法,却专门空谈《诗经》、《尚书》,就像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用戈去捣米,用锥子代替筷子吃饭一样,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义,虽然心里还不明晰,乃不失为礼法之士;不尊重礼义,虽然明察善辩,也只是个不受约束的儒生。

    有人问到不合礼法的事,不要告诉他。有人告诉不合礼法的事,不要追问他。有人说到不合礼法的事,不要去听他。有人凭义气来争论,不要同他辩论。一定是合乎礼法而来的,才接待他,不合礼法的就回避他。所以礼节恭敬然后才可以同他谈论道的准则;言词和顺然后才可以同他谈论道的原理;态度谦逊然后才可以同他谈论道的精华。所以不该同他谈论而谈得较浮躁,该同他谈论而不谈的叫作隐瞒,不看对方神情而谈的叫作盲目。所以君子不浮躁、不隐瞒、不盲目,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诗经》上说:“不急躁不怠慢,这是天子所称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射一百支箭,有一次失败,就称不上好射手;千里行程只差一步没有达到,就称不上驾车能手;礼法不明白,仁义不贯通,就称不上善于学习。学习嘛,固然要学得持久专心,一会儿学习,一会儿又不学习了,这只是普通的人。好的品行少,坏的品行多,这是桀纣、盗跖一类人。学习既全面而又彻底,这才称得上是学者。

    君子懂得学,但学得不全面不精粹就不能算作完美,所以反复诵读使之前后联系,用心思考使之融会贯通,效法老师以达到身体力行,除掉有害的东西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使眼睛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想看,使耳朵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想听,使嘴巴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想说,使心里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想考虑。等到对学问爱好到了顶点时,就像眼睛爱看五色,耳朵爱听五音,口爱吃五味,心追求占有天下一样,出于自然。这样就权势利禄不能动摇他,人多势众不能改变他,天下一切不能打动他。活着如此,到死时也是如此,这就叫做有德行操守。有德操然后才能坚定不移,坚定不移然后才能应付自如,这就叫做完美之人。天显示它的光明,地显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在于他学识的精粹和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