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荀子的生平(2/2)


    坚持自我体验的认识论

    荀子的这些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王充关于“天地合气,万物自来”、“夫天道,自然也”的科学精神;唐柳宗元“功者自动,祸者自祸”的见解,以及刘禹锡“天与人相交胜”的思想,都与荀子的自然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荀子反对人们思想上的“蔽于一曲”,坚持实践自我体验的认识论。我国古代学者对于认识来源的问题,多侧重于主体认识方面的研究,强调心性修养。而荀子则明确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既肯定了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又承认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他认为人体五官与外物接触,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也是不能互相代替的。“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因此每一种感官对事物的感知,都有其局限性,即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荀子称之为“蔽”。《解蔽》篇当中多方面去探讨如何达到认识上全面透彻、没有偏蔽的思想境界。其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心”的“征知”作用。“虚壹而静”,以便透过现象,力求全面、本质地认识事物。

    强调后天教育的性恶论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的反面思考。荀子从人们“生而有耳目之欲”的生理要求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是后天人为的表现。“好利”、“嫉恶”、“好声色”都属于“人之性恶”。荀子把后天养成的品行叫做“伪”,即经过“心”的思考,人们按照这种思考去做的行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主张性恶论,目的在于强调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强调人应当以主观的努力,去改造自己的自然本性。

    孟子的“性善论”有许多矛盾之处:人性先天就是善的,如果照这种逻辑发展下去,后天自然就会善,圣王、仁人与礼义也根本是无用武之地,或者是,即使有了圣王、仁人与礼义,对社会的治理也毫无施展空间可言。又倘若先天性善,并不表示后天就一定是善的,不表示在现实中自然是善,这个逻辑本身就自相矛盾。而荀子的“性恶论”则弥补了这个缺憾,他断定先天“性恶”,但经过“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就能去恶向善,养成善良的品行。“涂之人可以为禹”,这是有进步意义的论断。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却并不是要人们寡欲、去欲,而是强调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都应该得到均衡的发展,“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我们可以说,性恶论既是荀子哲学思想的重心,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从“自然”出发到不加干预的自然结果来说,荀子的性恶说是合乎逻辑的。孟子的性善说,是完全自然正面的,现实之善是克服后天之恶,而保持和恢复先天性善的过程;而荀子的看法,则是从自然性到社会性的过程,现实之善是透过人为、后天来克服先天之性恶,最终获得新生的过程。将人的天性善恶过程以社会的眼光来看,是荀子政治哲学的特点。

    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教学原则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教育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直到晚年也未曾停止教学生涯,因此形成了较为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

    在教学内容上,荀子说:“学何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在他看来,儒家经典著作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为社会效力的圣人、君子,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荀子提出了“学莫便乎近其人”的观点,认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良师益友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容忽视的,“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既有书本知识,又注重师法之教化,这还不够,还要追求纯粹之美的境界,“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要求人们对学问的爱好,就像眼睛爱看各种色彩,耳朵爱听各种美声,嘴巴爱吃各种美味一样,坚定不移,这就叫做“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这既是荀子对君子之学的最高要求,也是荀子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荀子认为,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就要专心一意,持之以恒。“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是荀子的认识论,也是荀子的治学方法,他曾用蚯蚓和螃蟹来加以对比,又用了“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等一连串的比喻,说明君子应该“专心一意,持之以恒”的道理。荀子的教育理论和主张,既深刻精辟,又浅显明白,在今天看来,还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逻辑严密、善用比喻

    《劝学》篇和其他的诸子散文一样,在中国文学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劝学》、《儒效》、《非十二子》、《天论》、《性恶》、《解蔽》、《议兵》等篇,都充分显示了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成就,内容精深广博,逻辑严密,善用比喻,长于推理,使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表现形式相一致,“文貌情用,相为内外表里”,荀子曾提出“君子必辩”的观点,他说:“君子之言,设然而精,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其正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也。”《荀子》一书,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

    荀子长于论辩,每谈一个问题,必定淋漓尽致地发挥,篇幅巨大,语言应用深刻而精确,说理中肯而条理清晰。另外,“博喻”也是《荀子》散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色。善用比喻,深入浅出,既使抽象的说理变得实在可信,又增加了文章的气势,让人读来应接不暇,回味无穷。如《劝学》的前半部,几乎全用譬喻重迭构成,并层层深入,极富逻辑力量。

    本书选录了其中的十一篇,除了《议兵》篇是节译之外,其他均为全译。

    ①【蓝】草名。

    ②【】通“煣”。用火烘木,使它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