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文化之源 > 水东西的王室二都——东周都城文化遗址

水东西的王室二都——东周都城文化遗址(1/2)

    遗址名称:东周都城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洛阳市东部

    发现及发掘时间:发现于1928年,我国考古学家于1949年开始发掘,目前发掘工作仍在陆续进行中。

    距今历史:2000多年

    考古地位:对东周考古的研究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研究东周时期的社会形态、墓葬形制、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文化发达,与西周文化一脉相承。

    王城与成周是西周的东都和东周的王都,在今河南洛阳市及其东的远郊区。据《尚书·洛诰》记载:洛邑(即王城)在水之西;成周在水之东。今水在洛阳市东部,故此二都的方位大体可定。建国以来对东周都城遗址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果,基本确定了东周王城、东周成周城的位置,尤其是东周王城遗址,目前已经基本弄清了它的历史面貌。

    考古发现过程

    东周都城遗址的发现还得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一个名为金村的小村子说起。金村有金龙溪水常年不断,打井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据说,在金村打井,打六七米深水就很旺,但奇怪的是当天水旺,第二天就可能滴水全无;当天井水伸手可及,第二天就可能水落三四米;当天井中水深不足一米,第二天就可能从井口往外溢水。当地人称之问“串井”。

    为何金村会有这种现象呢?谜底直到1928年才被揭开。

    1928年夏秋之际,大雨多日不停,村东的农田忽然塌陷,露出一个大洞。村民进洞探奇,发现了编钟,这才知道下面是古墓。原来,这一带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地,墓中陪葬了无数青铜礼器。这些文物虽历经千年,仍完好如初。编钟等乐器仍可演奏,声音洪亮,音律动听。每逢雷雨天气,雷声和古乐器振动的频率一致,于是便有了天上地下的共鸣现象。百姓不知其中缘由,传说这是“龙脉”在跳。

    金村的“串井”现象正是由于金村地下古墓很多,影响了地下水的分布。金村古墓重见天日后,立刻遭到了一场浩劫。

    住在开封的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和美国人华尔纳听闻金村发现古墓,闻讯而来,胁迫当地农民挖掘。

    从1928年至1932年的六年间,他们荷枪守卫,搭棚立灶,共掘开八座大墓,出土文物数千件,大部分被运往国外卖掉。

    据不完全统计,金村古墓被盗文物至今流散在十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日本人梅原末治搜集资料,编成了《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仅书中记载就有238件,都是我国古代工艺品杰作和稀世珍品。

    为了保护文物,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地区的科学考古工作迅速开展起来。30多年来,曾经多次进行发掘,其重点在寻找周的都城,并初步确定东周成周城的位置应在汉魏洛阳城遗址附近。

    50年代初,在今洛阳火车站西南发现了汉河南县城。据《诗·王风谱》等史书记载,汉河南县即周王城。以此为线索,考古工作者终于在汉河南县城的外围又找到一座春秋时期的古城。1954年,考古工作者对王城遗址进行了发掘,通过发掘可知:王城北依邙山,南傍洛河。筑城的年代不晚于春秋中叶,西汉后开始废弃。最早的夯土城垣宽5米左右,后来经过多次修补、增筑,墙体加厚至10米以上。西南、西北、东北三个城角,以及长2890米的北城墙,保存都比较完好,唯东南角已被洛河冲毁。北墙之外还发现有深5米左右的护城壕沟。城郭周长约15公里,与文献记载大体相符。城中部偏西南的位置,堆积着大量破碎砖瓦砾石,结合文献自量,说明这一带很可能是王城的宫殿区。

    1954年秋至1955年春,在洛阳中州路发掘出260座东周墓葬。这260座墓葬,根据随葬陶器的形制和组合,可以分为七期,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纵贯整个东周时代。从这些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来看,反映出东周王室在战国时期衰微至极,名存实亡的历史事实。1957年,考古队在王城中的小屯东北发现4座相毗连的甲字形大墓,这些墓葬都带有墓道,在墓道两壁、墓室四壁尚存有彩绘痕迹,为红、黑、黄、白四种颜色组成的图案;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一件白色玉圭片,上有墨书“天子”二字,显示了墓主身份的高贵。

    自1973年以来,在洛阳老城以北,北窑村西、河两岸发现了一处颇具规模的铸铜作坊遗址,表明成周王室高度的手工业发展水平。遗址面积近20余万平方米,发现的重要遗迹有房基、烧窑、灰坑和百余座殷遗民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范和熔铜炉壁残块,同时还有少量的车马器和兵器。从陶范的结构成分分析,当时制陶的工艺过程相当复杂。研究表明,这里是一处由西周王室控制下的一处官营铸铜手工业作坊,其规模之大,品种之丰富,在所发现的西周青铜作坊遗址中是首屈一指的。

    现已探明,洛阳市涧河以东的王城公园一带,是东周时期王城的所在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对东周王城的内涵和布局已基本了解。东周王城平面近于方形,南北长约3700米,东西宽约2890米。除东南部因地势低洼未发现城墙遗迹以外,其余部分基本上保存完好,城外有护城壕。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天子之乘”的发现。2002年7月,在新近开工修建的洛阳“河洛文化广场”工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了397座东周墓葬和18座车马坑,这是洛阳50年来考古发现的车马坑之总和。其中最大的车马坑长42米,宽7.2米,清理出两排排列有序的车马,规模之显赫,令人叹为观止。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确认,这座车马坑当属目前全国仅见的东周时期规格最高的大型车马坑。令人兴奋的是,在这里发掘出了由6匹骏马驾驭的“天子之乘”,对研究东周历史和探索东周王室墓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接连不断的考古发现与众多精美文物的出土,向我们展示了两周时期王室都城与文化的繁荣和丰富多彩,它是我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东周的辉煌文明,同时还可以寻出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轨迹。

    东周都城遗址出土文物

    从著录以及考古发掘的青铜器来看,洛阳一带是出土青铜器较多的地区之一,而且多为青铜礼器。另外也有不少较为罕见的新器形,如方盒形器,带流觯、双面人座器、兽面纹方座簋、人形车辖等。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洛阳金村东周墓出土的金银错狩猎纹铜镜。铜镜上饰有骑士博虎图案,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人物镜。

    金银错狩猎纹铜镜为圆形,直径17.5厘米,小圆纽,座外饰一周凹面形宽带。其外侧弦纹圈上向外等距饰以3个银色扁叶纹。纽座之外,饰以六组金银错纹饰。其中三组为错金的涡纹,还有三组不同纹饰,尤以骑士博虎图最为著名。画面右侧是一武士头戴插两根羽毛的冠帽,身披铠甲,左手执缰,右手持剑,蹲在披甲的战马之上,正向一猛虎刺去。左侧的立虎作欲噬状,全身饰以鳞纹;第二组为二兽相斗图;第三组是一只蹲立于扁叶之上,展翅欲飞的凤鸟。三组纹饰皆嵌以金银丝。镜缘为金黄色卷缘。

    该铜镜原存日本东京细川侯爵家,现藏日本永青文库。金银错狩猎纹铜镜是经过特殊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铜镜,它不仅质地精良,而且铜镜铸好后又经过特殊的加工——错嵌金银,这是其他地区所不及的,反映出该地区有较高的水平。

    出于王城东北部的“繁阳之金”剑和“吴王夫差之元用”剑也十分著名,有二者可见吴楚之物流转周王室的情况。比较著名的青铜器还有“马羌”钟,尤其是钟上铭文十分宝贵,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三晋伐齐入长城之事。方国器物汇集王城,周天子以“天子之乘”仍具有君临天下的威仪,这些发现都证实了两周时期“天下共主”这一传统观念所占据的主流地位。

    此外,都城遗址还出土了很多青瓷,堪称为中国已发现原始青瓷中的精典作品。北窑西周墓出土的玉器达200多件,种类丰富,其中以璋、璧、璜、圭为代表。礼玉占有一定的比例,反映出礼玉在西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