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素质教育在美国 >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1/2)

    尴尬的问题

    能不能在课堂上"教"创造性?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别扭。其实,这个问题的原始提法是"美国的老师是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的?"

    也就是说,问题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么教?

    要回答"怎么教创造性"?必须先回答"能不能教"的问题。因此,我把问题变为"创造性能不能教?"

    希望读者在往下读之前,先思考一下"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如果能教,为什么?倘若不能,为什么不能?然后,再带着自己的答案或想法读下去。

    美国的教育制度鼓励人们"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大学里有许多在职学生,甚至一些已退休的老人。

    达琳·叶格是美国中西部城市辛辛那提市郊一间小学的美术教师,也是迈阿密大学的在职学生。

    1994年11月,达琳作为访问交换教师到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学术交流。她的学术交流计划含三项最基本的内容:

    第一是给中国孩子上美术课(主要是绘画和手工);

    第二是与中国的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学术交流;

    第三,因为她是迈阿密大学的在职学生,此次访华之行可作为一次独立自学的实习课,如能拿出一篇像样的学术研究报告,可获3一4个学分。

    当然,到了中国这个地方,不游山玩水、吃喝一番也是不太说得过去的。

    达琳与另一位同行的同事原打算修我的"中国文化"课,但后来因时间安排的冲突,我们没有挂上师徒的名分。

    由于她的实习导师塔克曼博士是我儿子来美时的经济担保人,孩子叫他作"爷爷",与我更有父子般的情谊。征得系里同意,塔克曼博士邀请我参与了达琳整个实习计划的设计和审批。我还在她的阅读书目中塞进了本人的拙作《开启长城的大门》。

    达琳的中国之行,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有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但与主题无关,只好割爱。

    这次访华,给达琳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创造性能不能教"的问题。

    不少中国的老师请教她:"在美国的学校里,是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的?"并再三要求她在课堂上作示范。

    这位美国小学教师感到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她更感困惑的是,无论她怎么解释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中国教师都不知所云。

    在达琳的自学实习汇报会上,说到这里,她停住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望着我。

    我心想:"哎呀,她对中国的学赞不绝口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望我!"

    我摇摇头,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妙语:"创造性的翻译恐怕也是个问题。"

    我的这句话可以正面理解为:"创造性"这个词可能没翻译好,以致引起双方的误解。也可以理解为一句打圆场的笑话,即翻译人员的"创造性"的误译,使大家产生误解。

    我的话引得人们哄堂大笑。不知是善意地笑我的机智,还是给我一个台阶,或者兼而有之。但是在我自己的内心,这个台阶就一直没下得来!

    当我从达琳的口里得知,中国的教师提出"怎么教创造性"的问题,我的心着实震动不小。因为"创造性"这个被中国的教育界长期有意无意忽略了的问题,终于又被提了出来,实属可喜!

    然而,"到底创造性能不能教?"在相当多的中国教师心里,是从来没有想过是否要打上问号的。因此,他们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么教?"

    我问达琳:"您在中国喝过酸辣汤吗?尝过怪味豆吗?"

    很遗憾,她说只喝过酸辣汤,没吃过怪味豆。

    我告诉她,这样她可能不容易理解我的心情。当我听到中国教师问她"怎么教创造性"的问题时,就像就着怪味豆喝酸辣汤一样,难以说出个中滋味:有惊、有喜,更多的是尴尬和遗憾。

    后来,我又在1995年12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看到了"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提法。

    这就是说,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绕不开的定义

    许多读者可能不喜欢与定义打交道。

    当然,能尽量避开枯燥的定义,那是再好不过的啦!但在有些核心问题上,如果读者与作者在定义上不统一,就会像一个没有定好调的乐队,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曲,奏(凑)不到一块,弹(谈)不到一块。

    因此,要阐述"创造性能不能教?"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和统一"教"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给"教"这个概念下的定义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

    这个定义基本是准确的。

    有读者可能会说:"创造性能不能看作是一种技能?如果是一种技能,创造性就应该能教。"

    实际上,把创造性看作是一种技能,这是许多中国教师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根本原因。

    创造性是不是一种技能?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说清楚什么是创造性?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我觉得,〈〈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不精确,因为这个定义没有把"创"和"造"这两部分有机地联在一起。比如,"想出新方法"来解决了数学难题,这无疑是创造。但如果只"想出新方法",而这个新方法并不能解决任何数学难题,这算不算创造呀?恐怕是只"创"不"造"。

    再比如,"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说法也界定不清。显然,用旧的方法往往也能"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不能算创造!

    我认为: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

    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

    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那么,什么是"技能"呢?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至于创造性是不是一种技能?我们不忙下结论,先来看一个例子。

    我是在儿子矿矿刚三岁那年出国的。走的时候,还未到黎明时分,学院派来送行的领导和同事已在乱纷纷地搬行李、道别、祝福……

    忙了一阵,我正要一头钻进车里,猛地觉得脑后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吸引我,回过头来,只见沙沙的晨风中儿子被奶奶抱在手上,睁着两只大眼在看我,眉宇间流露的神情与那三岁的"嘟嘟"脸显得是那样的不协调。

    后来,听说儿子逢人就说:"爸爸'出'广州去了!"

    又后来,听说妻子一、三、五晚上送他到夜校的国画班去学绘画。

    记得那时儿子最拿手的童谣是"小斑马,上学校,黑白铅笔买两套。老师教他画图画,他往身上画道道"。

    三岁孩子学绘画,不是闹着玩还能是什么?不往身上"画道道"就不错了。

    在我完全忘记了儿子上国画班去学绘画的事儿后,一天我收到一封较厚的家信。拆开一看,有一张约两尺见方的宣纸国画,画的是竹子:疏疏落落的竹叶,斜斜弯弯的竹干,布局协调,浓淡有致,且远近成趣。

    我不知道妻子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寄这幅画来?

    细读来信,我大吃一惊!我真不敢相信这幅画竟然出自我那三岁儿子的手!

    我真想大声呼喊以宣泄心中的惊喜!

    但这是堂堂的大学学府,左边隔壁是教育系系主任布莱恩博士的办公室,右边隔壁有不少学生在上课,我只能像困虎一样在办公室踱来踱去。

    正好隔壁的布莱恩博士走过我办公室门前,停下来歪着脑袋笑眯眯地看着我:

    "怎么样,黄教授?有什么不对路的事情吗?"

    在美国大学里,人们多用博士衔头相称。如某人被称为"某某教授",常常是因为此人无博士学位。当时,我就是那种为数不多的被称为"教授"的人。

    布莱恩博士为人非常之好,有时我太思乡念亲了,就会到隔壁去找他宣泄一番,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或者甚至听没听进去。

    其实,每当这种时候,他那双蓝蓝的眼睛基本上都还是蛮专注的。

    这不,我正要找个人倾诉"衷肠",不正好是瞌睡遇着枕头吗?

    我一把拉他进我的办公室,说:"没有什么不对路,是有人给我送了一幅画!"

    说着我展开儿子的那幅竹子的国画。

    他眯着眼睛,歪着脑袋审视了好一会儿。

    我说:"这是一个著名的教授画的!"

    他眨了眨那双蓝蓝的眼睛,点点头沉吟道:"不错!不错!"

    大家都知道我刚来时给教务长和美术系主任各送了一幅较有名气的国画画家的作品,因此布莱恩博士对我的戏言竟然相信了。

    我看他很认真的样子,突然不忍心骗他。我说:"不,这是我儿子画的……"

    布莱恩博士最爱和我开玩笑,而且什么玩笑都开,甚至是一些男人之间才开的玩笑。

    但是我立即感到后悔,因为我发现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些I

    他的脸色在一瞬间掠过几个变化:既有被作弄的尴尬,又非常不相信那是三岁儿童的画,同时也对自己鉴赏中国画的水平有点怀疑……

    这是一个根荒唐的故事,也是一个很真实的故事,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故事。

    说它荒唐,是因为把一个三岁儿童的画说成是一个著名教授的画,也有人相信,而且相信的人是一个美国大学的教育系主任!

    说它真实,那是因为是我的亲身经历,不然我也难以相信。

    说它发人深省,正是因为它的荒唐:为什么一个美国大学的教授竟然相信一个三岁儿童的画是出自一个名人之手?

    这有如下两个可能:

    第一是该美国教授鉴赏中国画的水平太低。这个"可能"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在读妻子的信前,连我自己也没想到是儿子的画,不然我就不会惊喜得像困虎一样在办公室踱来踱去了。除非连我的水平也太臭!

    第二是儿子的绘画技巧实在太好,以致达到"乱真"的地步。

    后来,我没敢再开玩笑,老老实实"坦白"是儿子的画。但是见者均赞不绝口,竟然没有一人相信是三岁儿童的画,反而以为我是在开玩笑。

    1996年,儿子12岁时,用铅笔素描了他的偶像爱因斯坦的肖像,那才叫逼真呢。拿到学校,其老师赞叹不已,根本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年底开家长会时,还专门委婉地侧面向我们求证是不是他画的。

    现在妻子用镜框装了起来,更能迷乱来客。

    1997年,为了让孩子们亲历市场经济的社会,学校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立各自的"公司",在校内的同学和老师之间做一个月的生意。也就是现在国内时兴的语言叫"下海",于是,卖糖的、卖饼的、贸易性质的、服务性质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那真是上厕所撒泡尿都可以碰到三五个"总裁"、"董事长"之类的人物。

    儿子与另一孩子成立了一家绘画"公司"。生意"牛"得不得了,孩子们排长队买他的画,还有人下了课往家里打电话订画。

    有一天,有个女孩子打电话来,非得要矿矿接不可。

    我还以为有什么"事"呢!原来是要订购儿子的画。

    有一个老师自己买了还不算,还帮亲友购买。

    有些排了队,但是直到学校规定的做生意的时间快结束了还买不到画的孩子,为了得到画,就干脆先付"定金"。

    结果,这项活动结束了很久,"公司"都不知道散到了哪个爪哇国去了,孩子们订购的画仍未能兑现。只好把定金给退啦!

    儿子的画价廉物美,一两美元一幅画,最贵的5美元一幅,那还是老师见物有所值,过意不去才在买画时自己提的价。

    这一下来,最后儿子个人赚了50多美元,还不算他大手大脚地花5美元买别的"公司"的一块再普通不过的饼干之类的花费,以及与"公司"合伙人之间至今喋喋不休、耿耿于怀的账目不清。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

    请读者不忙下结论,继续往下读。因为答案是否定的。这或许使读者很感到迷惑。

    妻子刚来美国时的英语家庭教师叫芯西亚,其夫为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

    通过芯西亚走的"后门",我们把刚五岁的儿子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学习。

    每次开车送他进去后,我就困极无聊地自个儿坐在车里等上一个小时。

    有一次,实在太冷,就开车回家,没坐一会儿,就又得开车去接啦。

    据说,他三岁时去的那个国内的国画班,家长们都呆在教室的后排。一开始上课,家长们就七上八下、你去我回地帮孩子们磨下墨、蘸个笔、擦把脸什么的,忙得不亦乐乎,当然,也乐在其中啦。

    美国这里不同,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自由的天地,家长一律不得留在教室。

    这样一来,回家嘛,时间太短;自个儿坐在车里嘛,时间又太长……但想想,儿子三岁时去了一下国画学习班,就能技惊四座。现在五岁啦,到美国正牌大学的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学习,恐怕要石破天惊的。委屈就委屈点吧。

    谁也想不到,儿子才去了不到五次就开始叫唤,不想去啦。

    我们开始以为是他的画技不够好,挨了老师的批评,或者有其他同学欺负他。

    但又总觉得不太可能。第一天,是芯西亚带去的,谁也不会知道我儿子与美院院长是什么关系,因此,就算有人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

    儿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们自己画啦,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知道说'好哇!好哇!'好什么好?!旁边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其他糊涂'!"

    儿子想说"一塌糊涂",讲成了"其他糊涂"。

    开始我们完全不在意,以为他是找借口想留在家里看美国那些五花八门的卡通片。后来说得多了,也就引起我的注意,想去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妻子却拿"曾参杀人"的故事来笑话我。

    一天,我借口儿子穿的衣服少了,给他送衣服去。

    快到门口,我就发现这个借口不甚高明,甚至还显得相当蹩脚。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即使室外冰天雪地,教室里的孩子穿裙子、短袖的不乏其人,因为室内的保温很好。

    但我又想,借口再蹩脚几倍也不会有问题的,因为就是让那些美国人想上三天三夜,怎么也不会猜到我们这些中国人是要考察他们是怎么教绘画的。

    这天,当值的老师是三个"打工"的美术系研究生。一个男的坐在讲台上,翘着二郎腿望着天花板,一个女的嚼着口香糖在来回巡视,另一个女的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若有所思。

    我示意要给儿子送衣服,那望窗外的女子冲我笑笑。

    我进去一看,儿子一脸无所适从、无可奈何的神情。天哪,其他孩子有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要说"八仙过海"一点不为过。"八仙"们的笔下所绘,更是不敢恭维: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

    这样一来,曾参不杀人,我都要"杀"了!

    我们同意儿子不再上这种"误人子弟"的绘画班。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逢人就讲,遇机会就说:都画些什么、学些什么呀?老师哪里是在教绘画,那简直是在放羊!放羊也还有个范围呀……

    于是,儿子的主要活动又回到了幼儿园里。

    幼儿园有一面占了整幅墙的巨大镜子,镜子后面是一间观察室。家长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孩子的一切活动,而小孩子看不到镜子后面的家长。

    刚开始坐镜子后面时,很有些不习惯。当孩子走到镜子前冲着你笑,或冲着你做鬼脸,或冲着你有表情地说话时,你一定会本能地收缩神经,并"自作多情"地小小惊上一惊!

    但当你意识到孩子并没有看到你,他们是在自己对着自己做表情时,你会觉得很刺激,很滑稽,也很有意思。

    那种感觉很是特别,你可以窥视到没有家长在身边时的真正的孩子的世界。我相信许多家长可以津津有味地在观察室坐上一整天。

    有一天,在观察室里,我突然发现妻子的注意力并不在儿子身上。我捅捅她:"喂,开什么小差?"

    她努努嘴,"看墙上那些画,你能认出儿子的画吗?"

    我往墙上一看,一眼就认出来了!

    儿子的画像模像样的,在那些"无方圆没规矩"的画群中,很突出、很显眼。

    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从心底升起,随即又隐隐有一丝莫名其妙的不安。

    每次儿子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

    起初我们也不甚明其意地用"像"或"不像"来回答他。其实,到底儿子想要问的"像"指什么?而我们回答的"像"或"不像"又到底指什么?没有人去深究。

    后来,我们有机会接触美国孩子多了,我发现: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现在我们来深究一下,儿子为什么画完画后都要问"像不像"?他所问的"像"到底又指什么?

    要回答上述问题,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当三岁儿童画那幅疏密有致的竹子国画时,对现实生活中"竹子"的概念是不是清楚呢?

    回答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是不太清楚的,甚至是很模糊的。

    因此,此时他们的"竹子"的概念就只能是黑板上老师挂着的那幅画。也因此,他们问的"像不像"指的就是像不像那幅画。

    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

    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像不像"的问题可能也会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像不像"的问题,就可能含有"像不像"生活中的竹子的疑问,而不仅仅是"像不像"那幅画了。

    但是,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很多人就又会从现实生活中的竹子回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样板"般的竹子国画中去。

    用理论性的术语来说,就是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

    当孩子们以"像不像"来发问时,我们做家长或老师的也往往以"像不像"来回答孩子。只不过我们的"像不像"的依据,抑或是老师的画,抑或是现实生活的实物,甚至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