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今几许昭君曲(2/2)

。由晋经南朝至唐代,关于昭君的歌舞都流传着,并进入宫庭。汉代古辞久已不传;石崇的新歌至今尚存,大意是说昭君远嫁,不得南归,心中悲苦。不过石崇称昭君为“明君”,那是因为避司马昭(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名讳的缘故。后人往往也就称明君或明妃,如杜甫《咏怀古迹》便说“生长明妃尚有村”。

    到南朝时,尤其是梁朝,歌咏昭君的诗相当多。大致都是叹其运命之苦,表示同情。南朝人的文学观念,本以流连哀思、情感激荡为美。因此昭君之事成为他们的好题材。江淹《别赋》说到“明妃去时,仰天太息”,钟嵘《诗品序》也提到“汉妾辞宫”。下面就来看看南朝人所作有些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先看梁朝施荣泰的一首:

    垂罗下椒阁,举袖拂胡尘。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

    说是昭君怨叹,觉得美貌给自己带来了厄运。如果不是那么美丽,便不会入宫,也就不会远嫁了。据说昭君是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后世秭归乃有昭君村。村民生了女孩,必用艾在脸上灼下疤痕,怕的是被皇帝的选美使者看中。昭君的遭遇叫他们余悸无穷。这便也是所谓红颜多薄命吧?薄命真的是由于红颜?

    早信丹青巧,重货洛阳师。千金买蝉鬓,百万写蛾眉。

    这是梁朝女诗人沈满愿的《王昭君叹》。她想昭君或许会后悔,不如也像其他女子一样重金贿赂画师的好。(昭君是西汉人,首都是长安,不知为何此诗称画师为“洛阳师”)但想昭君是位倔强的女子,她不会后悔的。与沈满愿差不多说法的有唐朝的释皎然。唐朝的和尚并不只管念经,皎然就也爱做诗,爱交俗人朋友,甚至与女诗人李季兰笑谑相得。他的《王明君》诗道:“黄金不买汉宫貌,青冢空埋胡地魂。”不过沈满愿是代昭君立言,他是站在旁边发感慨。青冢是昭君的坟。边地多白草,据说昭君冢上却草色青青。李白却又是一番感慨。他一则说:“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王昭君》)说昭君不贿赂画工,是因为出不起那个大价钱。或许他平生总是“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醉后赠从甥高镇》),常感手头拮据,故有此叹。二则说:“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于阗采花》)这就更深一层,寄寓着屈子“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那种政治上的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