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典诗词漫话·南朝诗魂 > 太白惯押“宜”字的由来

太白惯押“宜”字的由来(1/2)

    前面提到江总《闺怨篇》中有这样两句: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这两句诗写出了思妇的一种心境:夜来临了,她独宿凄凉,怕见灯月的光辉,宁愿沉沉黑暗将她笼罩。诗人细腻地写出了思妇那难以言喻的心理。他还有一首《姬人怨》也说:

    空床明月不相宜。

    诗人的心是最敏感的。凭他们的直觉,能一下子捕捉住特定情景中何者与何者最为相宜。南朝诗人用“宜”字为韵脚的句子还有一些。如萧纲《林下妓》:

    炎光向夕敛,促宴临前池。泉将影相得,花与面相宜。

    诗人感到清冷的泉水与少女的倩影、晚照中的花丛与她们的玉面,都是相得益彰,使人感到特别美丽。又刘缓《看美人摘蔷薇》:

    钗边烂漫插,无处不相宜。

    “烂漫”是分散、散乱的意思。美人将鲜艳的蔷薇花随意插在鬓发间,诗人在一边欣赏着,觉得不论怎么插,无处不美,无所不宜。又朱超道《咏镜》:

    折花须自插,不用暂临池。当由可怜面,偏与镜相宜。

    是说那明镜中的脸庞,特别可喜可爱。

    以上三例都是梁朝宫体诗,都是描写美人的面庞,“宜”字用得还比较“实”。江总“空床明月不相宜”则是说一种气氛、一种心理,读来便更觉细腻微妙了。

    诗仙李白

    明代诗论家胡震享曾评李太白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