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扬州抒怀(1/2)

    在晚明史上,扬州是一座经过血与火洗礼的英雄城。当弘光小朝廷演出一幕文武大臣纷纷竖起白旗、投降清廷的闹剧时,扬州军民的英勇抗击,就像黑夜中的一支火炬,点燃了江南人民抗清斗争的熊熊烈火。

    弘光元年(1645),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可法孤军坚守扬州城,誓师梅花岭,顽强抗击南下的清兵,最后宁死不屈,为国捐躯。城陷后,扬州人民惨遭大屠杀,数十万军民同时遇难,血染山河。扬州的失守,使清兵迅速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弘光朝随之倾覆。

    清顺治十年(1653),吴伟业北上仕清,路过扬州,故地重游,不禁触景生情,写下著名的七律《扬州》四首。此时离弘光朝的覆亡已近十年,但亡国之痛依然深藏在心里。作者试图通过这组诗揭示出弘光朝之所以覆亡的种种复杂原因,并引出历史教训,同时对史可法的高风亮节予以肯定,这就是诗的主题所在。

    第一首先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叠鼓鸣笳发棹讴,榜人高唱广陵秋。官河杨柳谁新种,御苑莺花岂旧游?”“广陵秋”为曲名,这里语意双关,因古代诗词中描写秋天景色,多用以抒发悲怆的心情。广陵是扬州的古称,诗中强调的是“谁新种”和“岂旧游”,点明大运河两岸先前种植的杨柳已在战火中被毁,战乱后的御苑显得萧条破败,换言之,映入作者眼帘的扬州的景色已今非昔比,这样从景物替换的描写,引出朝代的更迭,言外之意自明。

    在历史上,隋炀帝曾乘龙舟南下扬州,并在这里修筑宫苑,定为行都。有诗为证:“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即扬州)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李商隐《隋宫》)大业十四年(618),隋炀帝在这里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所杀,葬于雷塘(今江苏江都县北)。晚唐诗人罗隐有《炀帝陵》诗:“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讽刺隋炀帝把大好河山只换得一块墓地,已是历史的大罪人。而吴伟业却以更加沉痛的笔触写道:“南朝枉作迎銮镇,难博雷塘土一丘。”悲叹福王朱由崧的下场连隋炀帝都不如,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诗以此作结。给福王朱由崧以辛辣的讽刺,令人回味。

    扬州五亭桥

    明亡后,马士英与黄得功、刘良佐等发兵送福王至仪真(明代属扬州府),史可法等不得已迎立福王,建立了南明政权,以为恢复中原之计。谁知不到一年,朱由崧就作了清兵的俘虏。梅村在《鹿樵纪闻》中有一段福王被掳时的记载:“福王乘小轿,衣蓝袍,首披包头,油扇障面,百姓夹道唾骂,其有投瓦砾者。”一副狼狈模样。后来他被清廷杀害,可谓咎由自取,并不值得同情。

    第二、三首叙述弘光朝军政的**,内部的勾心斗角,其中突出描写史可法的坚持抗清。当时南明政权曾在江北设立四镇以防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