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男子相思的《秋胡行》(1/2)

    被明人徐祯卿形容为“资近美媛”的曹丕诗歌中,颇多描写男女之情的诗作,而在那些描写男女之情的诗作中,又以专写男女相思的居多。他的代表作《燕歌行》写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而他的另一首名作《秋胡行》则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两诗之间,有相映成趣之妙。他的《燕歌行》是七言诗,而《秋胡行》则是四言杂五言的杂言诗,统观两诗,对他诗歌创作的了解,又有相得益彰之助。《秋胡行》云: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踌蹰。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古代,诗人多为男性,但那些男性诗人创作了许多女子思念男子的诗歌,将女子的心理活动刻画入微,却很少见到描写男子想念女子的情诗。男诗人那种用女子口吻写成的情诗,就像京剧中男子扮演的旦角那样,纵然莺声呖呖,仪态万千,将女子的音声举止摹拟得维妙维肖,但不惯此道的人看来,总不免有别扭造作之感(笃好京剧者自当别论)。这种男诗人更乐意写女子相思的情形,不知是怎么造成的。或许起初是因为古代女诗人太少,而女子的相思又太多,使男子们情不自禁地越俎代庖,以后相延成习,就愈演愈烈起来?抑或古人以为相思是女子的特权,写男子相思即有越权之嫌?令人难以索解。在这种情况下,读到《秋胡行》这样男诗人写男子相思的诗作,使人不免像他乡逢故人一样,倍感亲切。

    “秋胡行”属乐府中的《相和歌·清调曲》,古辞所咏的是秋胡的故事。相传春秋时,鲁国有人名秋胡,娶妻五天(或说三月)就离家到陈国去做官,过了五年才回家。途中他见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在采桑叶,他很倾心,赠给她一镒黄金挑逗她。那女子采桑不顾,拒绝了他。秋胡回到家中,妻子不在,问家人哪里去了,家人说采桑去了。不久妻子回家,原来就是那采桑的女子,因新婚久别以至于相逢不相识了。其妻以丈夫之轻薄为耻,出门投沂水而死。后人怜悯秋胡妻的遭遇,作《秋胡行》以咏之。

    曹丕的《秋胡行》仅采用原曲的曲调,内容则与秋胡的故事毫无关涉。其诗写一男子与一佳人在清晨相约幽会,结果却等到黄昏仍不见佳人来践约。一天的等待,使那男子无心饮食,焦虑不堪。他请飞鸟寄言,说明他已无法忍耐。他采折兰花,以桂枝结成项圈,又猛然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