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 > 《蒿里行》——百姓的挽歌

《蒿里行》——百姓的挽歌(2/2)

,自相残杀起来,一度声势浩大的讨卓联盟就此虎头蛇尾地分崩瓦解。袁绍与韩馥曾企图废掉献帝,立幽州牧刘虞为天子,以此扩大自己的影响;袁绍的从弟袁术数年后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则干脆自立为帝。讨伐董卓演变为内部的自相攻伐,匡扶汉室变化成扩大自己的势力,于是关东广大地区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军阀混战之中,使本来没有遭受董卓之祸的更多百姓陷入了腥风血雨、惨极人寰的战乱之中。

    曹操的《蒿里行》即概括地描写了发生在关东的这一场浩劫: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以四句为一段,共分四段,形式十分整齐。第一段概括当时形势,借用周武王伐商纣的典故,表示关东兴兵是为了讨伐倒行逆施的董卓。“盟津”即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南,是武王伐纣时会合八百诸侯的所在。第二段写义军内部貌合神离,由观望不前而终于自相戕残的情形。第三段以袁绍、袁术兄弟为代表,描写了义军瓦解后诸侯割据,连年征战,殃及百姓的情景。第四段则着重描写上段末句“万姓以死亡”的具体状况,最后归结到诗人作此诗时的悲痛心情。全诗遣词质朴,不事雕绘,而感情真挚深沉,悲天悯人,自然而然地具有一种雄阔远大的气象。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曹操作为一代奸雄已是少长皆知的定论。戏剧舞台上许多优秀艺人的生动表演,更使曹操大白脸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读了这一首《蒿里行》,我们对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当有一个更加真切近实的了解。正如明人谭元春《古诗归》中对此诗的批语所说:“一味惨毒人,不能道此。声响中亦有热肠,吟者察之。”

    这首《蒿里行》与《薤露行》相互配合,从朝野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发生在汉末的历史大事,因而明人钟惺誉之为“汉末实录”、“诗史”。在杜甫之前,曹操是第一个以其诗被誉为“诗史”的诗人。

    《蒿里行》和《薤露行》还开创了以乐府旧调来谱写时事的新体裁。由于曹操的倡导,建安诗人相继仿效,这一体式流行一时,到唐代进而发为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及元、白的新乐府运动。曹操在诗歌史上的这一创举也是值得我们大书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