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草堂(1/2)

    杜甫是诗中圣哲;成都的杜甫草堂,则是诗国中的圣地。历代文人学士到成都,都要去草堂凭吊游览。中唐诗人张籍送人入蜀,曾这样叮嘱:“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送客游蜀》)可见他对草堂的仰慕之情何等深切。当年杜甫营造、居住的草堂,在中唐就已芜没,但那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又都完美地保留在他的作品中,只要翻开杜诗,草堂也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杜甫刚到成都,寄居在西郊草堂寺中。“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酬高使君相赠》)。这几句诗,就是描写初到时的生活情景。当时,杜甫经过“一岁四行役”的颠簸,渴望有个安定的环境。成都由于没有遭到中原那样的战争破坏,相对说还比较繁荣、平静,于是决定在此择地安居,“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为农》)。杜甫后来作过一篇思念草堂的诗,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营建草堂的情况:“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亭台随高下,敞豁当清川。惟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寄题江外草堂》)从中可知,诗人到成都不久,即在上元元年(760)春,就已开始营建草堂了。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怀锦水居止二首》其二)。“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堂成》)。这是杜甫留下的一幅草堂地图。可知当时的草堂,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万里桥西,百花潭北。万里桥即今成都南门的府河大桥,相传三国蜀费祎出使东吴,诸葛亮在此为他饯行,费祎感叹地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而得名。浣花溪是清水河(又称清江)的一段,绕草堂曲折流过,所谓“清江一曲抱村流”即是。当时造纸的人都沿溪而居,取溪水染色,制造彩笺,故号“浣花”。据今人考证,百花潭在浣花溪的上游,很可能就是现在的龙爪堰。当时溪水流量较大,至此一折,回还成潭,故有人说溪可概潭,潭不可概溪。《太平寰宇记》认为百花潭是浣花溪的别名,似是而非。

    杜甫在此卜宅,主要是看中这里适宜幽居。“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有客》)。“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水槛遣兴二首》其一)。“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