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金钱(1/2)

    “路中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唯钱是求”(成公绥《钱神论》)。称人见钱眼开,一直含有菲薄之意,但见钱而眼不开,在人世却很罕见。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公然设立专门机构,鬻官卖爵,换取钱财。而唐代文豪李邕、韩愈,为人作碑文,都接纳巨金,韩愈门人刘叉称这些钱“谀墓中人得耳”(洪迈《容斋续笔》)。桓、灵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李、韩声闻当代,名垂后世,尚且如此贪财,普通人就更不必说了。清人戴名世笔下的钱神洋洋自得地说:“薄海内外,苟非余则戚戚嗟嗟,窘然而无以为生。一二迂妄者吾避去,自余诸公贵人,皆孳孳慕予,手摩而目属,以及庶民卑贱之流,无不愿为我死者。”(《钱神问对》)

    当然,不爱钱的人也是有的。在西方,贺拉斯、卢梭等人都声称自己讨厌金钱。中国古代某些贤人,虽然没有这种情词激昂的表白,但其行为,却更能证明自己是不爱铜臭的高洁之士。如“(杨震)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后汉书·杨震传》)又如“(山阴孔祐)至行通神,隐于四明山,尝见山谷中有数百斛钱,视之如瓦石不异”(《南史·孔道徽传》)。至于破家散财、急人之难的义侠之士,就更多了。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这是杜甫早年作的两句诗。据《史记·天官书》,金银之气,往往出现在军队覆灭的战场、城市被毁的废墟之上,以示金银财宝常和死亡毁灭连在一起。若能参悟此理,谁又敢“贪”呢?肃宗乾元二年(759)作于秦州的《空囊》:“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则从另一个侧面,用含蓄的语言、戏谑的方式,反映了杜甫对金钱的态度。

    屈原在《远游》中,“漱正阳而含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中的大人,“呼吸沆瀣兮餐朝霞”,托名刘向《列仙传》中的赤松子,“好食柏实”。杜甫这首诗,即以食柏餐霞,领起全篇:“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彩霞高远,松柏常青,在古代诗文中,一直作为高洁的象征,与《空囊》作于同时的《佳人》,就以“采柏动盈掬”来形容佳人的清高绝俗。但美妙的食柏餐霞,毕竟只是一种空想。当一个人只能靠“神游”来欺骗自己的肚子时,实际上已经落入生活的困境之中。“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眼看着世人都不明事理、不择手段地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