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塞上和平曲(1/2)

    自有历史记载,直至清人入关,中国北方华夏族与各个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打了几千年。横亘万里的长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象征。

    战争的起因至为简单:长城以南是农业区,以北是游牧区,地理、气候的不同造成了生活条件的显著差别。从贫寒地区向富庶地区移入,是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北方游牧民族有了合适机会,总要南下抢掠,甚或索性大批涌入长城以南,在这里定居下来。几千年来,不知有多少种族、多少人口,融入了汉族这个大家庭。习惯上,每个汉族人都喜欢自称是“炎黄子孙”,但这只能从文化传统上说,至于个人血缘,那是没法保证的。谁知道自己的身上有没有流着“胡人”的血液?

    自有诗歌,从《诗经·小雅》中那一篇有名的《采薇》,到明亡以后的遗民诗,反映这一种战争以及将士戍边生活的作品,就从未断绝过。所谓“边塞诗”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流派。这一类诗歌,总是站在本民族立场,斥责敌方,宣扬爱国精神。这当然难以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想到历史原是复杂的过程,游牧民族向农业地区迁徙,原是谋求生存的努力,要说一句善恶是非,至少不是那么简单了。

    毕竟,歌颂战争是不得已的,歌颂和平,才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愿望,历史终究要走向和平。

    在明代,蒙古族退出中原以后,在长城以北广大区域分散成许多部落,恢复了半军事化的游牧生活,并经常向南进攻,有时甚至攻到北京郊区。现存的长城,就是明王朝为了防御蒙古铁骑,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复起来的。直到穆宗隆庆四年(1570)以后,由于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几位边疆大吏的努力,才实现了与蒙古部落的和平。从此,蒙、汉两族间再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这对发展蒙汉人民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徐渭晚年曾两度北游长城边境。一次在神宗万历四年(1576),应其青年时代朋友、宣府巡抚吴兑之邀,为他作幕僚;一次在万历八年,应北京附近马水口守将李如松(辽东大将李成梁之子)之邀前往作客。在两次游历中,他写下了《边词》、《上谷边词》等数十首边塞诗,描述长期战争之后的和平景象,下面选出几首来欣赏:

    十八盘山北去赊,顺川流水落南涯。真凭一堵边墙土,画断乾坤作两家。

    《边词》之五

    这是面对长城而发的感慨。十八盘山远远向北延伸,山谷中的流水却向南奔泻,可见自然原是浑然一体的,只是人为的“边墙”,把世界分割成绝不相通的两块地域。其实,徐渭的时代,长城已经开始失去它作为边防工事的作用,在今天更只是一个历史的遗迹。但是,类似的现象,却是从古到今始终存在的。徐渭就眼前景象随意抒写,却给读者以很深的感想。

    沙门有姊陷胡娃,马市新开喜到家。哭向南坡毡帐里,领将儿女拜袈裟。

    《边词》之十二

    这是一幅亦喜亦悲的场面。一位和尚(“沙门”)的姊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