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生死之际(1/2)

    有生必有死。当一个人即将走入“死”这个深不可测的黑暗疆域时,必然要对“生”的世界作出最后的回顾;而各人的感受,所想到的问题,多少有些不同。诗人常在临终之际写下绝笔诗,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品格和人生观,而且透露出特定的时代气氛,是一种很有意思且发人深思的作品。所以,在谈论唐寅之前,不妨先读几篇前人的同类诗篇,既扩大视野,亦可作为比较的材料。

    现存的这一类诗歌,大概要算项羽的《垓下歌》为最早。他一生所向披靡,一度拥有四海,最终却被刘邦的大军围困于垓下。项羽自知灭亡在即,夜饮军帐,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英雄末路之歌。项羽一开口就高度赞美自己,描绘自己有如天神。作为英雄,他不相信任何世间的力量能够击败自己,只能把失败归诸“时”,即天时、命运。面对着死亡,项羽并不畏惧,他只是悲哀自己再没有力量保护心爱的女人,因而向虞姬长叹:“虞兮虞兮奈若何!”这个有名的“霸王别姬”故事,实际意义主要并不在爱情,而是英雄彻底失去了一切,连他的女人在内。

    和项羽同时代的人物,很多具有英雄意识。陈涉耕作于田亩,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人之语;刘邦游手好闲,见秦始皇威风凛凛,敢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陈平为乡里父老分肉,想到切割天下也不过如此之易;韩信还在乞食,就预料将有万户人家为他母亲守墓,挑选了一块四周宽广的坟地……。项羽就是这个英雄时代的佼佼者,当然至死也不服输。《垓下歌》的背后,隐藏着如此的骄傲和自信:如果不是无法理解的命运,他是应该可以拥有一切的。

    但在富于理性、深于思辨的陶渊明,面对死亡所想到的,却是人与整个世界(包括他人)本质上的疏隔。死不过证明: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拥有任何东西。下面是他的《拟挽歌辞三首》中的第三首: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窒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是送葬时所唱哀悼死者的歌,但陶渊明不相信一个人会为另一个人的死怎么悲哀,便自己先给自己唱一支挽歌。他预料肃杀的九月将是自己的死期(结果死于当年十一月),想像别人给自己送葬的景象:马似乎还有思主之情,风却是自管吹个不停。至于送葬的人们,在葬礼上莫不痛哭流涕,事后也就照旧度日。亲戚(古时专指近亲)也许还有一点余哀,他人回到家便唱起了快乐的歌,而死者从此与山陵大地浑同一体,永归寂寞。这实际是以死观生,因为死彻底显示了人同世界的疏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