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对境法与本文批评(1/2)

    宋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周紫芝在他的批评论著《竹坡诗话》里,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他的亲身体验。他说:

    余顷年游蒋山,夜上宝光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铃金锒铛。”恍然己语也。又尝独行山谷间,古木夹道交阴,惟闻子规相应木间,乃知“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之为佳句也。又暑中濒溪,与客纳凉,时夕阳在山,蝉声满树,观二人洗马于溪中,曰:此杜少陵所谓“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者也。此诗平日诵之,不见其工,惟当所见处,乃始知其妙。作诗正要写所见尔,不必过为奇险也。

    这则故事很简单,说的是周紫芝本人对于杜甫诗的体味与理解问题,其实也就可以叫做是艺术鉴赏。周紫芝平时读杜甫的诗歌,对于其中的有些句子,像“夜深殿突兀,风铃金锒铛”等等并不觉得怎么好、怎么妙,但当他一旦亲临实境,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他就体会到了“夜深殿突兀,风铃金锒铛”、“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这样的诗句状物是那样的形肖逼真,写景是那样的生动传神,以致道出了他在置身于此情此景时想要说的话。周紫芝的切身体会揭示了文学创作与鉴赏的一个普遍规律,这就是:对于创作,必须置身于实境之中,才能写出好句子;对于理解与鉴赏作品,必须置身于实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也才有助于自己的艺术鉴赏,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

    周紫芝的话揭示的这一文艺创作与鉴赏的普遍规律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突出观点。在中国古代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