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苏轼的中秋词(1/2)

    宋代伟大的词人苏轼,在神宗熙宁九年(1076)四十一岁的时候,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官,曾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这首词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夜抒情,既表现了他此时此刻对于生活、人生的态度与真实感受,又表现了他对自己兄弟苏辙的怀念。此时此刻,他已经和兄弟苏辙七年没有见面了,所以在此词开篇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据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就是说,此词一出,压倒许多作家写的中秋词。时至今日,此词犹为人广泛传诵,人们用之别有寄托,或怀亲,或寄友,或赠恋人。可以说此中秋词雄霸了文坛近千年。

    然而,苏轼却还有另一首写中秋的词,这首词却是在黄州(今湖北)做官时写的,这首词也同样是寄给他分别后久未见面的兄弟子由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

    同是怀念兄弟子由,也同样是以词的形式,同是在中秋夜这特定的情景之下,苏轼的这首词与上首《水调歌头》却有一定的不同。从词的基调与气氛上讲,《水调歌头》有对现实生活热爱的欢悦,因而有一定程度的明快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