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如何修证佛法 > 《如何修证佛法》 第11讲

《如何修证佛法》 第11讲(1/2)

    我们的课程已进入第五个礼拜的第二次了,实际修证的资料,因时间的关系,无法在这里作仔细研究,要大家自己去研究,光听而不研究是没有用的。

    我们开始所讲的,是关于学佛见地方面;后来偏重于修证做功夫的事相。特别要注意的,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方法。这个修出入息的方法,因个人生理、心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佛说的念安般是大原则,当然每一句话,内容都很复杂,若能修好,绝对能做到健康长寿。若做不到,则是因为不得法,或者没有恒心。有了初步的修持,再进一步得定,发智慧、得神通,也都绝对能做到。至于详细的方法,当然不简单,密宗的修气、修脉、修明点、修拙火四部,都是修安般法门发展出来的。

    先不谈悟道成佛,光说修养功夫,应参考孟子的养气原则,还有吕纯阳的百字铭:“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也非常重要。吕纯阳是道家,也学禅,他在百字铭中,把修证的事相,尤其炼出入息成就的步骤,都包括在内了,很值得研究。当然细则很多,非依明师不可,没有过来人指导,会走很多冤枉路,如由有经验的人点一句,则事半功倍。

    前面所有关于修持法门的讨论,都属于四加行的范围。修气的法门与心物的关系,因时间不够,暂时摆下不谈。

    现在再介绍中国学佛的修持路子。

    前几次谈到自东汉以后,到了南北朝、隋唐之间,修行有成就的人很多,尤其是隋唐以前,走的都是小乘的修持法门。后世有一个毛病,一听小乘就看不起,这也是颠倒因果。我也再三地说,学大乘没有小乘基础,根本就不必谈,等于小学基础没打好,怎么读大学呢!唐宋以后,禅宗兴盛了,证果的人却越来越少,而说理的越来越多,直到现在,都是如此。一般人动辄参话头、参公案,或者观心、默照,统统叫它是禅,这都是笑话,都在颠倒因果。

    东晋时代,大小乘经典源源滚滚,都向中国介绍而来。经典的翻译很多,教理越来越发展,对当时做功夫的人不无影响。尤其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法华经、金刚经,影响中国之大,无与伦比,维摩经亦然。

    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这三百多年间,是中国文化学术,以及哲学思想最辉煌蓬勃的时期。在形而上道方面,比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还高明。不过很可惜,一般学佛的人,只懂学佛这一面,南北朝的历史未加研究,只晓得那时“清谈误国”,至于清谈了些什么,误了国没有,并没有真正了解。实际上,清谈不曾误国,倒是当国者误了文化,所以读历史不可人云亦云,要自己真作研究。

    在这个时期,达摩祖师来了,当时修道证果的人很多,都是用小乘禅定的路线在修持,都是有为法门。虽然方法都对,但欠缺把有为变成无为形而上道的转节。一般大师们,如鸠摩罗什法师,虽然传了佛经,对形而上道的翻译,也介绍得那么高深,但他修持所走的路线,还是小乘禅观的法门,也就是十念当中,念身的白骨观,或不净观这一类法门。当时,在很难追求形而上道的时候,达摩祖师来了,成为禅宗的开始。

    严格来讲,禅宗是心宗,所以达摩祖师指定以楞伽经印心。楞伽经的宗旨,一句话:佛语心为宗。心字的问题出在这里,后业的明心见性,一切都误在这里。达摩祖师当时指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理入”,一个是“行入”。

    理,不是普通研究道理的理,是从止观、观心的理论,进而悟道。行入包括十戒,以及菩萨的行愿,也就是在做人处事中,注意自己起心动念的一点一滴,以此证道、悟道。禅宗的宗旨,特别注重行入。但后世研究禅宗的人,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将禅宗指导学人轻快幽默的教授法,当成了禅。比如这个来一喝,那个来一掌,尤其以为禅宗是见花而悟道的。殊不知那都是教育法的一种偶然机用,不是禅的真正中心。真正的中心,是达摩所提出来的行入。

    参公案是把古人悟道的经过,仔细研究一番,然后回转来于自己心地上体会。应该怎么走?如何才能相符?都要会之于心,二祖去见达摩祖师时,把自己膀子都砍了,他这样精诚求道的事迹,我们都晓得,但却极少有人注意到,二祖在出家以前,学问已经非常好,是个大学者。他在山东一带讲易经,信仰他的人很多。后来,他觉得这个学问,并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等到再看了大般若经后,他认为宇宙人生的真谛在佛法中,于是就出家了。

    二祖出家后,在河南香山打坐八年,修了八年禅定。后世因无法获得资料,所以二祖当时修定所走的路线,是修气抑或观心,不得而知。这里要注意,修禅定八年,太不简单了,又具备了第一流的学问修养,后来又跟随了达摩祖师好几年。书上记载二祖来看达摩祖师,在雪中站了三天三夜,达摩不理,反而对他说,佛法是旷劫精勤的无上**,在雪中站几天求法就行了吗?二祖于是把膀子给砍了下来。后世有人研究,好像觉得达摩祖师要求得很不合理,事实上,从前那一代人的宗教热忱,求法的情操,不是我们后世人所能了解的,高僧传中也随时可以看到。我年轻时,亲眼见人修持求法,燃指供佛,刺血写经等事实。像这种情形太多了,依现在人讲,这是愚蠢迷信,不知是我们愚还是他们愚?古今时代不同,不要轻易对古人下断语。

    后来达摩祖师问二祖:你要求什么?他当时又饿又痛又冷,只说:如何是安心法门?如果是我们就会问:老师,我就是念头去不掉。二祖还远胜于我们,他已打坐了八年,再加上以前的用功,他不说念头清净不清净,问的是安心不安心,这个问题大了。

    指月录是一部大奇书,太好了,但难读得很,要像看电视剧一样,活看。这一段描写二祖向达摩祖师求法时,达摩祖师面壁而坐,待二祖把膀子砍下来时,达摩当然拿药给他敷,包扎一番。若是绝对不理,那就不叫达摩祖师了,也不是佛法了,这中间细节没有记载。立雪、砍膀子、求安心法门的时间,并不在一起,各是一回事,书上硬是把这三件事连在一起。

    安心是什么意思?安的是什么心?二祖这时膀子也砍了,又冷又饿,他的心当然不安。所以达摩祖师答他:你拿心来,我给你安!这时达摩祖师把印度人的大眼睛一瞪,一把粗胡子,一定把二祖给吓住了,这一骂,神光的魂都掉了。不是他胆子小,这个疑问太大,答案又太奇,搞得他心都掉了,魂也飞了。然后他说:觅心了不可得,找不出来。达摩祖师说:我已替你安好了,就是如此。

    二祖跟了达摩祖师几年以后,达摩祖师告诉他:“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走修证的路子,不管大乘、小乘、不管哪一宗、在家、出家,凡是修持的人,非照这几句话走不可。

    “外息诸缘”,外界一切环境都要丢掉,我们学佛修证不成功,就是这一句话做不到。我们的心都是攀援心,这件事做完了,又去抓那件事,事情永远做不完,外缘也永远息不了。

    “内心无喘”,就是十念中念安般法门里头,做到不呼不吸,进入四禅八定的境界。

    “心如墙壁”,内外完全隔绝了,外界任何事情心都动不了,也没有妄想出现,也无妄念起来。

    注意,做到这样的就可以入道了,可以去证悟菩提,可以去证“道”。

    达摩祖师告诉二祖这一句话,应该是在问安心法门之前的事。达摩权衡二祖的禅定功夫,再教他禅定的路线。二祖问此心不安,应该是在功夫做到了以后的事。为什么?假定一个人做到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敢说自己成佛了吗?心安了没有?悟道了吗?这时究竟什么是佛?什么是菩提?还是搞不清。所以此心不得安。

    后来二祖传法给三祖,交付衣钵以后,比济颠还有过之,到处吃喝乱逛。像他这样大名鼎鼎的学者,出家以后专心用功,达摩祖师又付法印给他,等他交出衣钵后,晚年的生活完全不同,又喝酒,又在花街柳巷到处乱跑。人家问他:你是禅宗祖师,怎么逛道酒家去了?二祖讲了一句话“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问题来了,他求的是安心法门,达摩祖师一接引,把安心法门给他,但是到了晚年他还要去调心,此心尚不得安,可见二祖所讲禅宗安心,这个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仍是一个大问题。没有成佛以前,谁的心都不能安,包括罗汉、菩萨,都没有究竟安心,除了大彻大悟,谁都不能安心。

    拿现在学术思想来讲,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两者在争战。我们晓得心物是一元,究竟心怎么样能够造成物,如果不到成佛的境界,谁都下不了结论。所以,在理上尽管谁都会讲,事实上心却安不下来。

    这就是禅宗。从此以后,禅宗事实上几乎等于没有了。

    我们后世研究禅宗,都注意南宗六祖这一系,不把南北两宗连起来研究。四祖时,正是唐代要开新纪元的时候,也是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快要回来的时候。那时,禅宗还没有大兴盛,仍是单传,一个人找一个徒弟,来继续挑这个担子,使法统不致断失。到了四祖以下,造就出来不少弟子,后来唐朝几个大国师,乃至华严宗、天台宗的祖师,都是由四祖这个系统下来的,比六祖系统的辈份高。

    唯识、法相等经典,经由玄奘法师介绍过来后,佛法的教理更趋完备。后来的临济祖师,也是唯识宗的大师,不是光学禅的,曹洞祖师亦然。他们通达各种教理,不像现在我们一般人,不去研究经典教理,只拿个话头就自以为懂禅了。从前的大祖师们,是在三藏十二部都通彻了以后,再抛弃教理,走简截的法门,一门深入。正如孔子所讲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由博而约,先博学,待通达以后,再专门走一条路。

    到了五祖的阶段,就是唐太宗时期,禅宗是单传,在文化上并没有占太大分量。不久,天台宗渐渐出头,当然最普遍的还是教理。接着玄奘法师回来,造成佛法之鼎盛。唐宋时候,第一流人才,第一流头脑,往往致力佛法。现在第一流的头脑和人才,都到工商业界去了。所以现在怎么会有佛法?时代完全相反了。那时学佛学禅是时髦,等于现在研究科学一样,风气使然,教理盛极一时。而领导者唐太宗,也非等闲之辈,诗好,字好,武功好,佛学也好,样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