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唯识与中观 > 《唯识与中观》 第40章

《唯识与中观》 第40章(2/2)

》上有两句佛说的话:“见地不真,果遭迂曲。”学佛修道第一个思想观念要弄清楚。这个见地不真实啊,你修持下来,证果的时候走迂回的路线,浪费太大,这个果报是“果遭迂曲”。所以《愣严经》上说:“内守幽闲,尤是法尘分别影事。”我们打起坐来,证道的人,纵然好像身心皆空,清清净净,有时候觉得这两天脾气又好,心地又好,心静极啦,差不多了!其实啊,法尘分别,尽是第六意识境界,连我执、法执的影子还没有断呢。第六意识的法尘的一个投影,那个清净是个投影、假象,不是真的。所以啊,修道、学佛见地有如此之难。

    归纳起来,如是,如上面所讲这些,所说的一切法执,站在心外求法来看,在这个意义上或有或无,有时候我们有这种思想出现,有时候好一点又没有。但是进一步,与生命俱来,自己内心本来俱在的一切皆有,断不了,除非到了佛地,真正成佛了,才空了这些法执。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佛法有两句话形容:‘佛能通一切智,彻万法缘。’只有大彻大悟,所谓成就,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证得了,这一切法执才能够搞清楚。

    因此,本经原文说:“是故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执为实有。”因此,这种情形怎么叫做法执呢?法即思想观念的问题,都是由于自心作用,思想作用,自心所发生。所现似法,自己心理状态所呈现出来好像是真理,不是真理,执为实有,自己主观的成见认为真有个道,真有一个境界。

    “然似法相从缘生故。”但是,这些主观成见的形成那里来呢?还是因缘所生,或者是因为老师的教导,或者由于修道学佛朋友告诉你。像我们常常听到年轻同学们说,有时他们谈到佛法时,本院的同学常有:怎么是修持的境界啊?念一个什么咒子啊,看了检查他们的报告、日记,我说:“你怎么晓得这个,那里来的?”“哎呀,我听某一个同学告诉我的。”有时候讲对了,有时候啊是错了。所以修行常常说要找善知识,善知识并不一定是要高过老师啊,好的道友、道伴都很重要,有时候朋友交流观念错了就走错了路,道友、道伴的重要,善知识包含了很多,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比如很好的一个人,头脑、气质、道德啊本身都很好,因为交了几个坏的朋友,观念错误,误了大半生,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一百年生,常常有此事。我们到法院一看,青少年有许多问题,受朋友之累的非常多,这些都是因缘。但是再进一层说,为什么一个人会因为受朋友的影响而走错了路呢?或者是因为老师找错了走这个路啊?也是多生累劫的因缘果报,那就很难讲了,追究下去就很多了。总而言之,从缘生故,都是因缘所生,凑合拢来。

    “是如幻有。所执实法妄计度故。”这些观念的形成都是理想、幻想的境界,自己把幻象的理想当成真实的观念在做。由于自己的思想虚妄计度,计即估计;度即猜测。“决定非有。”都是假的。

    “故世尊说。”因此啊,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慈氏当知”,慈氏就是弥勒菩萨,弥勒是梵文的翻音,中文的意思是大慈氏,大慈悲如慈父一样的爱一切众生。所以玄奘法师的翻译啊,在唯识学上都不喜欢用弥勒,不喜欢翻音,就用慈氏,有时候经典上就用慈尊,即弥勒菩萨。所以,经典上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说:你应该知道,接下来是一个偈子了,四句:“诸识所缘唯识所现。依他起性如幻事等。”释迦牟尼佛归纳起来四句话,交代给弥勒菩萨,他说:你应该知道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一切都是唯识、心识所缘变化,都是心意识自心跟自心捣鬼,所呈现的境相,唯识所现。这些境界是依他起性,如幻事等,都是虚幻,不是真实的,这是一节。

    “如是外道余乘所执。离识我法皆非实有。故心心所。决定不用外色等法。为所缘缘。缘用必依实有体故。”如是,就是这样,这一切的外道以及小乘佛法,余乘所执,所坚执的成见,离识我法,离开心意识之外,所谓真正有个我的这种思想都不是真实的。因此说心、心所决定不用,这些都是唯心所造的,你的思想境界所建议的,所以佛法不采用。此外,外色等法,有些思想啊同唯物思想一样,认为这个道啊,必须要靠生理变化和物质世界的帮助为所缘缘,才能够修行啊,慢慢地形成道。这是因缘里的第三缘所缘缘,有我这个作用。比如有身体,有人认为把气功练好了,得了道,长生不老才能明心见性;或者身体修好了自然就可以悟道了。这就是所缘之缘,由这个到达那一个,所缘缘。缘用必依实有体故,他们的见解认为,这种因缘所生,互相为依靠,互相起关联,真正有个道体,那么现在讲:

    “现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识亲所缘缘。如非所缘。他聚摄故。”这一段又很麻烦了,第一句话,现在我们这个生命,就是现在我们有这个生命,有这个身体,里头有脑筋,有思想就叫做所聚,很多东西逗拢来。开始是有一个男性的精虫,配一个女性的卵藏,变成这个生命的时候,变成胖的、瘦的、高的、矮的,乃至受父母遗传,男的女的这个精虫卵藏遗传的影响,我们人生的许多思想过程有父母遗传的因素。乃至生出来以后,家庭的教育,时代的环境,乃至生在台湾还是大陆、美国,这许多的因缘都属于增上缘。自己本身业力的种子是亲因缘。现在父母的遗传加上教育,一切朋友的遭遇,师长的智慧都是增上缘,有了这些增上缘,配合自己的个性,再在法界造成的历来的思想,所缘缘,这三种缘,因缘的缘是一个个连续的关系,这个缘所起来,由前生到现在又到来生,来生又到未来生,乃至过去生,轮回不断,等无间缘,平等地等流,永远没有间断过。这叫四缘,四缘凑合,因缘聚会形成了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也很容易得道,啊。(暂停,有缺失)

    “如愚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愚痴的凡夫们,认为一切是唯心、唯物的,都是自己分别心所产生的观念,一切的外境,心外无法,都是不存在的。我们认为宇宙的有边、无边,一切等等都是无始以来思想上的习气、分别心,扰乱自己的本来清净圆明的心境。因此,有了这些思想、习气,分别所产生的思想,所以感觉到外境的存在,物理世界的存在,似彼,好像是真的一样。此心跟着在转,这是佛所说的偈子。现在由弥勒菩萨以下,诸大菩萨所讲的结合拢来,成为《成唯识论》。

    “有作是难。若无离识实我法者。假亦应无。”他说另外有一派的思想,这个佛学家的思想,有作,有些人特别造作一个问题,疑难,有所怀疑,若无一切外境,心外无法,离识实我法者,假亦应无,离开心识以外,实在无我,本来空,无我。那么所谓假,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假我的存在,这个假我观念也应该是没有。

    它的理论“谓假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他说,讲一切外在的假,比如电影、电视,我们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假的,但是必须要真人去演出来,才把这个假的影子留下来。所谓假,必须要依照真实的事情而建立,所以我们看到假的东西,“是,是。”好像真是事情一样。共法而立,这一切的假法也靠各种因缘凑合,共同凑合而建立。这个是他理论上提出问题的前提,那么他引申的比喻:

    “如有真火有似火人有猛赤法乃可假说此人为火。”比如世界上真有这个火会燃烧的。因为有真的火,我们另外来一个别的东西,也放起来加以燃烧,看起来像真火一样。我们可以演电影演出一个人,一身都会烧起来,都是火,这是假法。必须我们要看过真火,所以看到假做的一个火的现象,有似火人,有猛赤法,就是看到那个火烧的很猛,火的颜色是红的,赤的。他说这个现象是怎么来的?哎呀,那个是火,这个人一身都在烧火。因为我们看过了真火,才会构成这个假火现象的观念。乃可假说,有了这个实际的经验,才说:哎,这个是假人,假火人。假必定要从真来。

    又说:“假说牛等应知亦然。”我们因为看过牛,然后来个木刻的,或者水泥做的,或者木头雕刻的,我们说:这个是假牛,很像。因为我们看过了真牛。世界上一切假的东西,必定是依照真的来的,佛说的这个世界一切如梦如幻,是假的,那这个假是怎么来的?要从真东西来的,这个道理。

    “我法若无依何假说。”那么依佛法说一切无我,本来空,本来没有我,因为我本来空啊,是无我。这个无我是假的,我们现在这个能够吃饭,能够活着的这个生命,这个现象是假的,假的那里来呢?根据刚才的比方,必然后面有个真的,我们才晓得现在是假的,那么现在这个无我,我都没有了?我的生命真的从那里来呢?依何假说?根据什么说现在的我是假我?

    “无假说故。似亦不成。如何说心似外境转。”假就是假,空就是空,后面没有个东西了,无假说故,似亦不成。你说我们现在这个人活着像真有这回事,可是毕竟啊,没有真实的存在,那这个理论不成立。怎么样你可以说明一切心外无法?佛法的重点在心外无法,一切唯心,心识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如何说心似外境转,我们自己因为认不清楚这个道理,反而把真心啊依照假像在转,这个道理怎么说呢?这是问题,下面答复,辩论这个问题:“彼难非理。”他说提出来的这个疑难问题不合逻辑。“离识我法前已破故。”离了唯心以外,一切唯心造以外,另外没有一个真实我的存在,这个理论在前面讲过的地方已经讲过了,已经破除了。

    “依类依实假说火等。俱不成故。”所以他的逻辑及辩论的方法,拿现实的事情,依类,比如看到真的火,我们因此说有一个假火,因为我们看到真有个太阳,因此看到某一个东西发很大的亮光,好像太阳一样,依类。依实,依据实在的东西,假说有个火,刚才提出意见,反对派的意见,这些理论上都不成立。

    “依类假说理且不成。猛赤等德非类有故。”为什么呢?依照这一类,比如说,说一切法皆假,比如这个火,火烧起来,这个洋火点着了火,把柴烧起来,这不能说是假定,是真的啊。是真的嘛?不是真的。因为火性是空的,它里面没有东西,你把它抓来一捏它里面没有东西。而且它燃烧过了就成了一阵烟,真正的猛火连黒烟都没有,自性空。来无所从来,去无所从去,火性自空。所以《愣严经》上也提过“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暂停,下面转到原文的开始)

    上次讲到无为法,就是学佛成佛,证到无为法而成佛,无为法的定义,它的内容说完了。

    现在在讲:“外道余乘所执诸法。异心心所非实有性。是所取故。”关于外道这个名称我们说过很多次,佛法是定义就是:心外求法。所有的成为外道,并不是一种宗教门派的观念,就是说,不了解一切唯心,另外求一个道果的就是外道。各种学派的余乘,即佛法里的小乘,乃至佛涅盘后,他的弟子们分的宗派,最后得道果,所谓修道证果的那个看法,其他的大乘以外,还有大乘里头不彻底、不了义的,都包括在内。他们认为诸法、一切道最后异心,这个心是心体的心,他们认为道同我们一切凡夫的心的体不同,道另外有个道,异心即不同与心。心所即我们现在讲的心里所起的这种心理状态。他们认为道不是现在心理所起的状态,所以,非实有性,而且他们认为道本来就是空的,所以认为证到了空就得了道。现在落在偏空之果,偏于空的批驳。是所取故,这个是他们的见解,修道的见地认识不清楚,自己主观的成见加过来的东西。

    “如心心所。能取彼觉亦不缘彼。是能取故。”如是假定,心即我们这个心,乃至心理所起的这种现象。比如我们现在打坐有个清净的境界,或者有个空是境界啊,这些境界是心所,心理意识所起的,自己加以主观的断定:这个是空的,这个是清净的。如心,本体这个心,乃至心理所起的现象,能取彼觉,我们这个心它本身的作用,体跟用,一个是能,本来的功能,所即由本来的功能所发起的现象。就是因为能取,能够自己建立一个主观的认识,比较,跟外面的一切境界,这个时候我空了,这个时候我得了道,清净了。亦不缘彼,是能取故,真正的道理有一个能得之性,能空的境界在,已经不是道了,所谓空的境界不对,有一个能空的执着,那么已经有个执着了,能取的关系。

    “如缘此觉。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那么我们应该了解,比如我们修道,最后到达身心皆空,你的感觉上觉得:我现在心里真的空了,得到空,得到清净。实际上这个空还是依他起性,因为你在坐,做功夫,由身心自己造成的,造出来一个清净,空的境界,这是依他起性。怎么叫依他起性?必须要生理上非常健康,身体上没有一点毛病,假设身体上有一点毛病,那里酸啊、痛啊、麻啊,你空不了。第一,这个清净快乐的感受是依身体而来;第二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