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节 小毒贩(2/2)

欢叫的小孩由大人照看着在游戏区玩翘翘扳和滑梯,长椅上,有看报的,有看树的,有看人的,有看天的,有什么也不看闭目养神的,草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是敞怀享受清风的优痞,真是一派太平景象。

    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几个高瘦的黑人,技巧高超地骑着自行车,会突然在特定的人面前刹住,脚不点地,人在车上耍杂技似的定着不动,压低声音问:“Smoke?Smoke?”问的并非词的本意“吸烟吗”,而是词的变义“吸毒么”。被选定的人站住了,手放进袋里。一般不讲价,行情都知道的。骑车的人转开自行车的把手,从把筒里掏出一小袋玩意儿,一手交钱——零钱早就备好——一手交货。才几秒钟,就在警察的鼻子下完成了会蹲十年监牢的交易。

    我并不关注那些快速交易的汉子。在游戏场的儿童中,我注意到一个悠闲晃荡像极法兰克的小男孩!他穿的黄套头衫,蓝牛仔裤,眼睛的颜色看不见,但那亚麻色的头发,椭圆的脸蛋,翘翘的鼻子,大大的嘴巴,走起路来两手快速划动的样子,我越看这孩子就越像是法兰克!

    突然,一个戴鸭舌帽的白人女子走近那孩子。孩子从口袋里取出什么递给她。女子走台步似的扭动屁股离开孩子,经过一圆胖的白人男子,顺手将手里的东西交给他。胖男人将东西快速递给身边站着的一瘦凹男人。后者接了,同时塞给胖男人什么,就吹着口哨离去……

    整个过程,也就那么一分来钟。

    这下我可长见识了!先生还书借书回来,我讲给他听。然后,两人又一道见证了一次新交易。这样严密的链接,警察如何破获得了?抓俩男人,查不到毒品。抓那女人,也还是不见毒品。扑空不是?毒品在孩子身上,谁会想得到?先生天天在此上课下课,见骑车的毒贩多,像法兰克这样的小毒贩,何曾见过?不由感慨唏嘘一番。

    再见到保罗,保罗又播报了少许有关法兰克的最近新闻,我不禁又莫名其妙的将华盛顿广场的一幕跟法兰克联系起来。据保罗说,法兰克父母离异之后,母亲没有正当职业,在脱衣舞夜总会认识了现任男友,吸毒上瘾,从此走上不归路。法兰克也因母亲言传身教,走上街头,成了藏毒犯。

    其实,我根本不能肯定在华盛顿广场见过的孩子就是法兰克。但每次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毒品专栏,还是会想起他。如果真像“保罗广播电台”广播的那样,法兰克就是我亲眼目睹的小毒贩。这么可爱的一个小男孩,还在十一岁的年龄,一生就看到了尽头。怪谁呢?他妈?他爹?还是社会?

    总之怪不到法兰克自己。

    【快人快语】美国十二岁到十三岁的少年,将近十五分之一,已经尝过大麻。十三到十四岁的年龄层,吸毒比例提高到八分之一。十四到十五岁,比例更高达三分之一。吸毒的少年,半数表示是为了取乐和好奇。三分之一表示是朋友吸毒自己照来。五分之一表示,吸毒能舒解焦虑。既有需要,就有供给。严法峻刑好像不起作用。法兰克这样优秀的孩子,堕落为毒贩,首先要谴责和惩罚的,当然是直接将他引上不归路的吸毒母亲。连我都知道法兰克贩毒,想必学校比我更清楚。但是学校也好,地区检察官也好,没有直接证据是不能干预、不能起诉、不能立案的。美国社会需要新的举措、新的法规来制止青少年吸毒和贩毒,帮助失足者回归正常生活。可惜没有。政客们更注重的是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选票。因为那意味着权力和利益。发现毒贩,比照判例量刑,丢进监狱就是。眼不见为清么!多关一个就多一分功劳。预防呢?拯救呢?帮助呢?似乎过于琐碎、平淡,可以留待“研究解决”,不是要建立赫赫功业的大人物的当务之急。标榜文明自由的社会,可以攻阿富汗,可以灭伊拉克,可以用精准炸弹轰炸据称是恐怖分子藏身的小小窝棚,还可以登月球上火星,但却没有相应的机制救十一岁的法兰克们出水火,成天价咋咋呼呼的抨击别人叫得山响,却打不赢本土的反毒战争,实在是可耻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