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献策平定南中叛乱(2/2)

相如呢?换了管仲、诸葛亮、刘墉、纪晓岚呢?这些成功的才子们,是否都能和蔺相如一样正确对待和廉颇之间的冲突呢?我认为,诸葛亮至少不能,他可能无法容忍一个和他平起平坐的武将。别的人,不好说。因此,正是蔺相如的这种个性,才带来了赵国在那个时期的稳定,也是这种个性,使他成功化解了和老将军的矛盾。蔺相如的成功依靠的就是这种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个性。

    从马谡的案例上来看,他是一个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都比较强的人。这样的人在自己置身事外的时候,比较容易清醒和冷静地看待问题,能够给出比较有价值的分析和判断,是个典型的参谋型人才。但是,最早熟悉他的刘备曾经嘱咐过诸葛亮,此人“言过其实”,说明马谡在真正具体控制的环节上能力欠佳。这就是马谡的个性,他仅仅是一个参谋、一个策划者、一个脑力劳动者。

    成功策划不等于成功执行

    就马谡的这个特点而言,他能够胜任给诸葛亮出谋划策的任务,再纷繁复杂难以处理的问题,也许都难不倒他。但是,真正去领兵打仗,就未必是能够成功策划的马谡可以完成的任务了。一个成功的策划者,未必就是这个伟大构想的实施者。这就像最优秀的参谋和最优秀的元帅常常不是同一个人一样。

    普鲁士帝国功名赫赫的陆军总参谋长老毛奇就曾经指出,历史上有些统帅不需要别人出主意,而是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定下决心,周围的人只是执行他的意志而已。但这种巨星一百年也难得涌现出一个。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军队指导者需要顾问。”他组建了总参谋部之后,普鲁士在几次处于平手或者劣势的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1868年2月,法国驻柏林的武官就向国内报告说,“假如战争爆发,在普鲁士所具有的一切优势因素之中,最重大和最难以否认的,就是其总参军官团组织……我们的无法与之相比……在下一次战争中,普鲁士的参谋组织,将在有利于普鲁士军队的优势因素中成为一个最难对付的因素。”

    但是,在老毛奇的总参谋组织中,聚集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吗?事实并非如此。1862年,军事科学处正式建立。毛奇将全军最优秀的历史学家和测量、统计、地形测绘专家集中到该处,使总参谋部——同时也使战争这个一直为贵族所垄断的领域,被科学家所占领。

    科学家成功地策划了战争的进展方式,但科学家并不是要真的上战场带兵杀敌。那是职业军人的责任。能够成功策划一个案例的人,并不等于就一定具备成功执行这个策划的能力。马谡是这种策划人才的典型。

    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一定要密切注意这个问题。曾经在某件事情上为你出谋划策帮助你获得成功的人,未必就能够亲自去执行这个计划,并且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