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经济思维 > 第三节 市场失灵(8)

第三节 市场失灵(8)(2/2)

最清楚,单个投资者要获得那些信息常常代价高昂,难以承受。由于难以区分经营有方和经营不善的企业,投资者就不愿意购买那些不熟悉的企业股票或债券,除非有大量的关于企业的公众信息。金融市场上提供这种公众信息的常常是一些券商和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经过中介机构的分析师跟踪过的企业,才可能被投资者关注。但问题是,分析师感兴趣的企业或者分析得最多的企业,恰恰也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企业。结果是,一些影响巨大的公司随处可以找到它们的公众信息,而且分析师也紧紧跟踪它们;一些难以找到公众信息的企业,投资者不大关注,而分析师也不会紧紧跟踪,它们的公众信息仍然很少而得不到投资者关注。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公司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资,但是有些企业却做不到这一点。又比如,劳动力市场上也有逆向选择问题。当企业打出广告许诺固定年薪10万元招募一个经理时,就会导致太多年薪不值10万元的人前来应聘。越是表现出对这份工作很有兴趣的人,就越有可能是在其他地方拿不到10万元年薪的低质量经理。如果他是高质量的经理,那么他就不会表现得非常看重这个招聘。甚至,更有能力,其年薪可以在其他地方拿到超过10万元的经理,根本就不会来企业应聘。所以,如果企业在固定薪水下招募到一个越是想来企业工作的人,其实越有可能招募到的是一个能力比较低的人,所以企业对那些越想得到工作的人,反而没有多大兴趣。对于求职者,上述道理也有一定的行为启示:如果企业开出的是固定薪水,那么为了让企业对你有兴趣,你反而不能表现得太急于得到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