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打死也不说”(1/2)

    “打死也不说”

    历史上,并不是所有敢于“直谏”或“仗义执言”的人都会有好结果。但这并不等于当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小人是唯一的“自救之路”,因为这样做往往下场会更悲惨。总之,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只是需要我们充分注意“说”的方式与技巧。

    近日看高希希版的新《三国》,有一个场面令我印象颇深。

    曹操门下侍郎黄奎暗通西凉马腾,准备“里应外合”杀掉曹操。不料未及成事就被其妻弟苗泽出卖,导致功败身死。

    杀死黄奎后,曹操依然震怒难消,决定“顺藤摸瓜”,将所有黄奎的“同党”一网打尽。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在清查黄奎的同党时,却牵出了一个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名字—他的长子曹丕。

    想那曹丕是何等“精明”之辈,在父亲严刑审讯黄奎的时候,他就预感到要出事。于是乎急急忙忙地赶到老师司马懿处,向他的“恩师”询问“脱身之术”。司马懿只告诉了他两个字—一个是“诬”,把祸水向他的弟弟曹植身上引;一个就是“赖”,打死也不能认。

    曹丕虽说将信将疑,但苦于没有其他的良策,只好“依计行事”。

    在经历了一场堪称“惊心动魄”的父子“心理战”后,曹操终于认输,曹丕逃过了一劫。

    无独有偶,在“冯氏贺岁片”的“开山之作”—《甲方乙方》里也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桥段”。著名笑星李琦饰演的那位大爷,因为自己向来“口风不紧”,藏不住秘密而甚感烦恼。他十分想保守住秘密哪怕一次也行,因此就求到了葛优的公司,葛优教给了他一句话,让他绝对不能跟其他人说,那句话就是“打死也不说”。但那位大爷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软骨头”,还没等怎么严刑逼供就已经“招了”。只是由于这句话叫做“打死也不说”,所以照样没少受“皮肉之苦”。

    这两个故事虽说只是影视剧里的“桥段”,却蕴涵着一个职场中人不得不认真思考与面对的深刻道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打死也不能说”。

    比如说很多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推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方式好不好?实话实说,从理论上讲,绝对是“好”的。但如果你真的想在实际工作中“尝试”一下的话,恐怕是要吃很多苦头的。

    我们中国人,虽说嘴上赞成“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在“打小鼓”—千万别说到我头上。如果有谁真的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真拿自己“说事儿”,我们会本能地予以“抵抗”或至少会竭力为自己辩解。这还算好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还会毫不犹豫地“反击”,当场指出“批评”我们的人自身的“短处”—在说别人之前,先“撒泡尿照照自己”,你以为你自己就做得很好吗?

    总之,不能让对方轻易占了咱的“便宜”。丢掉的面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捞”回来。

    “只能听好话,听不得坏话”的这就是我们这些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