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章 旁观者(4)(2/2)

板李想哲对各种管理非常热衷,属于餐饮行业的思想家。他也非常喜欢给员工培训,他们公司的管理手册厚到可以和麦当劳相提并论。但是,有一点非常奇怪,他们公司的利润并不好,员工有上千人,每年的利润却在区区百万元左右。很多大排档只有二三十人,利润都和他们不相上下。

    这个事情困扰了李想哲很久,各种办法都试过后,效果依然不太明显。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想哲和我一起吃饭,他和我谈到这个问题,希望我给他一些意见。隔行如隔山,我对餐饮完全外行,所以,我对业务上真的给不出太多意见,不过我还是帮助他梳理了一下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

    由于李想哲的基础管理做得很好,很多数据很容易就讲出来了。李想哲有五家店,两家在二线城市,三家在一线城市。在二线城市的全部盈利,但规模偏小;在一线城市的三家店除了一家有微利以外,其他两家都亏损。这是为什么呢?

    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李想哲的五家店都采用了一个薪资体系,这个薪资标准在二线城市还行,但是在一线城市就显得竞争力非常低。这导致人员招聘难,留人更难,由于留人难导致新员工多,人员效率也低。而且招聘过程中把关无法太严,导致客户满意率不高。

    最离谱的是其中一家店的年人工成本竟占到了年营业额的22.7%,这种情况下怎么盈利?但是员工却普遍抱怨薪资太低。实际上,他的薪资也的确有问题,比同一条街上同一个职位的工资要低150元。而要命的是有几个分店总经理完全给错了方子,他们靠推出大量低价菜来吸引食客,这导致毛利率非常低。员工累且待遇低,肯定对客户没有好脸色,久而久之,来的食客都是图便宜的,高毛利的菜更是卖不动,然后公司就继续推出特价菜……这样就形成了“价廉物不美”、公司和员工形成了双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