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大文科生的高三历史笔记 > 第二章.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第二章.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1/2)

    第二章.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演变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北宋建立之初,国家尚未统一,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北宋政府实力。

    宋太祖本人是后周的将领,通过陈桥兵变当上了皇帝,其权力的基础并不稳固。北宋建国初期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国家分裂,南方割据政权的存在威胁着北宋的统治;

    第二,武将大权在手,拥兵自重,中央集权不巩固;

    第三,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等地,对中原构成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北宋建立后,为改变残唐五代“君弱臣强”的局面和防止地方割据的局面重演,从“权”、“钱”、“兵”三个方面人手,把政权、财权和兵权收归中央,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其基本政策是提高文官的地位,压抑武将的权力;消弱相权,加强皇权;让百官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为了这个根本目标,宋朝采取了下列政策:

    1、重文轻武:政府尊重文人,抑制武将。军人对国事无发言权、对军事无行动权,因此即没有自尊心、也缺乏战斗力,不可能雄姿奋发,勇敢善战。

    2、强于弱枝:政府为防军阀割据,采取高度中央集权制。州县毫无自卫兵力,亦无建设财力,造成国家和地方积贫积弱。采用募兵制召来的军队,较优秀的士兵全部集中都城,号称禁军;其余分驻各地,称为厢军。百万冗兵毫无战斗能力却同样吃粮,成为国家财力的重大负担。

    3、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百官设置层叠繁复、分权制衡,导致政治瘫痪,使政府在紧急时丧失决策能力。导致宋金作战期间“宋人议论未定而兵已渡河”。

    4、着手统一中国,采取先南后北、避强击弱的战略,首先统一南方,然后集中全力北伐。宋太祖和其弟宋太宗用了十几年时间消灭了割据政权。

    5、定都开封,利用水上运输将江南丰富的粮食、物资输送至京城,以巩固中央政权。

    中央集权实施的结果是:使五代以来重臣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了严重的冗兵、冗官现象,给宋朝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项:

    1、削实权(权)

    1削弱藩镇

    宋代的地方政府分三级。最高一级称为“路“,相当于唐代的“道”。最先是将全国分为十五路,后来分成二十多路。中间一级称为“府”、“州”、“军”、“监”,相当于唐代的州或府,全国共有四百多个“府”、“州”、“军”、“监”。最低一级仍然是“县”。从五代十国以来,全国各地的地方行政长官全部都是武将。

    军人失掉兵权,始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0年)七月,宋太祖赵匡胤宴请兵权在握的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宿将喝酒。酒酣耳热之际,老赵唉声叹气不止,说自从当了皇帝天天寝食难安,还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那伙头脑简单的武夫连忙安慰他:“天命已定,大哥你皇帝也做上了,还又什么值得你老人家彻夜失眠的?”见大家慢慢进了自己圈套,赵匡胤这才实话实说:“你们当初是我部下,给我来个黄袍加身,我就做了皇帝;要是有一天,你们部下也对你们来个黄袍加身,你们又能不做这皇帝么?你们要是做了皇帝,我怎么办?”这些武夫一听,也觉得这个问题还要命。他们又惊又怕,连忙请求皇帝指点迷津。于是赵匡胤说,“人生苦短,眨眼就过。图的不就是个荣华富贵、吃喝玩乐、子孙兴旺么?干脆这样:我呢,也不心疼钱财,多多赏给你们;你们呢,也别贪恋兵权,把它交还给我。然后伴着华服美厦、歌童舞女以娱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武夫们于是醒悟过来了,与其手握兵权而让皇上天天打主意,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还不如痛痛快快交出兵权,快快活活享受荣华富贵。于是第二天,武将个个称病,不再上朝。宋太祖也准许他们提前病休,多发退休金。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这些武将官的兵权全部夺下来了。武将从此不再带兵,自然也不准再管地方的民政。这些原来藩镇军阀、勋臣武将,也在长期混乱中厌倦了、觉悟了,不再与赵家皇帝争实权。这些原来的节度使仅拥有一个高品级的官号。由中央替他们在首都供给了豪华的宅第,赏赐大片的土地、丰厚的俸禄,让他们住在京城安享清福。从安史之乱以来折磨中国数百年的藩镇割据的痼疾由此不治而愈。

    2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五代由武将担任的地方官总管当地的军队、民事、财政,大权独揽。这些原来的地方官交权之后,宋朝就在各州设知州和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比如原来的节度使交权之后,中央还是保留他原有的节度使官衔,但要搬到京城居住,只领俸禄不用管事。地方上的事,则从中央派出一位文臣去暂时兼理,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简称知州、知府。这些知州知府,本来另有官衔,都是中央某一个部门的京官,带着一个“知某州某府事”的临时差遣去地方管事。于是宋朝所有的地方行政长官正职,就成了“权”+“知”+“上任的某地”+“事”。比如“权知苏州事”。通俗的说法,就叫“苏州知州”。“权”字代表“非正式,代理”的意思。

    但是皇帝对这些暂去知某州某府的事的地方官仍旧不太放心。于是除了知州以外,每个州再设一名通判,负责监视知州。通判的级别虽然比知州低半级,但是他的工作不归知州管,而是只听令于中央。他的作用只是为了牵制一下知州的权力,给知州找别扭。每当知州签发一份文件,必须经过通判签署,才能生效。——也就是说知州当官却不掌印,通判相当于一个管政府公章的副知州。不过这个管公章的很牛气,可以不买知州这个一把手的帐。通判到底有多牛气,看看《水浒传》中差点把宋江整死的江州通判黄文炳就知道了。江州知府蔡九是个黄文炳的上司,又是**,但是对黄文炳言听计从,这当然有能力方面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职责上的因素。

    3设二府削弱宰相权力

    宋朝的中央制度的特点是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君权。宋朝的相权与唐朝相比低落得多。宋朝名义上也有“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但是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办公,门下和尚书两省都被移到了皇宫外面,实际上已经没有作用了。所以实际上只有中书省的首长有权面见皇帝,在政事堂议事。门下和尚书两省的首长不再参与政府最高权力机构的运作,所以已经不是宰相了。中书省和枢密院同称“两府”,共同行使宰相职权。但是宋朝设立枢密院的目的只是为了分割宰相的军权,两府是对立的,也就是说宰相管不着军事。

    4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宋初的宰相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称为参知政事。参知政事的名称虽沿自唐代,但是唐代的参知政事并非常设,凡是担任三省以外的其它官位而行使宰相职权的,即称为参知政事。宋朝所设的参知政事,则成为宰相副职之定制。参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统治者削弱宰相之权,并使之与宰相互相牵制从而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经过这番布置,宋朝常设宰相的数目就达到了四至五人。

    另外,从宋朝开始,宰相的地位再也不能与从前相提并论了。从秦朝建立直到五代十国,宰相的地位很高。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就是指皇帝上朝时,在旁边摆一个坐位,宰相能在朝廷上跟皇帝一样坐着谈天说地头头是道。赵匡胤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降低宰相的地位,首先要设计抽掉象征宰相地位的这把椅子。有一天,宰相范质上朝奏事,他象平时一样拿着奏章坐在赵匡胤前面讲个没完。突然赵匡胤说:“你先别忙着讲,把奏章给我看看。”范质听了也没多想,就将手里的奏折树起来给赵匡胤看。赵匡胤笑道:“我眼睛昏花,看不清。你还是拿近点给我看吧。”范质不知是计,就老老实实起身送上奏折。等赵匡胤看完,范质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己的椅子已经给人撤走了。范质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从此失去了跟皇帝平起平坐的资格,只好站着跟皇帝讲话。从这一天起,宰相在朝廷上不但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坐位,而且要与其他大臣一道向皇帝三跪九叩。朝廷布局的演变、宰相地位的下降,更充分地体现出“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国家性质。

    2、制钱谷(钱)

    1在地方各路设转运使,各州郡的赋税均由中央直接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宋朝在一级行政区的每“路”设置四个司:

    转运使司,简称漕司,首长为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

    提点刑狱司,简称宪司,首长为提刑官。负责一路刑狱。例如《大宋提刑官》的主人公宋慈就负责提点刑狱司;

    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首长为常平使,负责一路的仓储;

    经略安抚司,简称帅司,首长为安抚使,负责一路军事。

    这四个司都属于中央的派出机构,分别执行中央各部门的命令,并没有一个凌驾于四司之上的负责机构或负责人。在这四个司当中,以转运使最为重要。所有的地方财政收入都把持在转运使的手中,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在唐代,地方收入一部分解往中央,另一部分保留在地方。宋代则全部送到中央,地方没有任何存储。地方平常就很艰苦,如果出现灾荒、内乱,更是糟糕得不可想象。

    2设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宋朝的财政,由“三司使”掌握,所谓三司——第一是户部司,第二是盐铁司,第三是度支司。户部司本来是唐代尚书六部中的户部,负责管理国家财政;度支司负责管理经济出纳、盐铁司负责管理全国的盐业和冶铁业。

    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