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章 汉朝的对外关系(1/2)

    第四章.汉朝的对外关系

    一、与朝鲜的关系

    传说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箕子为躲避战乱,率领部分人民移居朝鲜建国。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燕国人卫满率领部分军民从辽东逃往朝鲜,打败箕子的后代,建立朝鲜王国。

    公元前109年,汉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分别率军从海上和辽东分两路进攻朝鲜王国。第二年,攻陷朝鲜王国首都王险城(平壤),朝鲜国王卫右渠被部下杀死。汉朝在其故地置玄菟郡(今辽宁东北,北朝鲜)、乐浪郡(朝鲜平壤)、真番郡(今韩国北部)、临屯郡(今韩国东北)四郡。朝鲜半岛的北部纳入中国版图。以时,半岛南部有一个由几个原始部落组成的名叫辰国的小国,是现代朝鲜的发源地。

    二、与日本的关系

    日本和朝鲜南部只有一水之隔,不能阻隔两岸的人员往来。从商朝到秦末的移民浪潮中,有一部分人渡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群岛,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移居到哪里,自然就把中国当时先进的农业例如水稻的栽培、与农业有关的生产技术、青铜工具及铁制工具和这些工具的冶炼和制作方法,以及文化艺术等等带到移居地,传授给当地的倭人。

    此时倭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阶段,即属于日本古代史“绳纹式”文化的末期。中国的农耕文化、水稻栽培技术等大体上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传入日本。日本群岛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水稻经营,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雨量、以及到处都有可供开成水田的低湿的土地等等,使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开始为倭人所接受,并迅速得到发展。倭人的采集和渔猎经济发生变化,逐渐出现日本—原始农业的萌芽。

    在农业经济传入日本的同时,中国的金属产品及其制作技术也传入日本。中国金属工具的传入对原来只有石器的倭人说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使倭人社会立即进入金石并用阶段,促使倭人原始农业的迅速发展,在日本九州岛产生了最早的阶级和国家。因为一旦某一个氏族公社掌握了制造金属武器的制造技术,就会拥有多于其他氏族公社的金属武器,并导致在战争中居于优势地位。战胜者一方不仅掠夺战败者一方的财富,而且俘获战败者一方的成员作为奴隶。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战胜者一方财富的增多和该氏族公社成员之间对财富分配的多寡不周,出现了早期的阶级分化。由于阶级的产生,使日本群岛的倭人社会中,产生出早期的倭人国家。日本从东汉初期开始与中国建立了官方联系,来自日本的小国接受东汉王朝的册封。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倭人“分为百余国”,从时间上看,正是日本群岛上的倭人出现阶级分化,开始形成早期国家的时期。由于当时日本群岛上的倭人尚没有文字,中国史书中关于倭人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片断记载,就成为研究日本古代史和中日两国古代交往关系史的珍贵史料了。考古学家在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证明了这一段史实。

    倭人在学会并掌握了从中国传入的先进技术后,经过长时期的积累经验,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要有所创造和发展。在这种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当地的特点,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日本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相比,既有某种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三、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然后经天山南麓越过葱岭(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