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章 节 穷人的孩子(2/2)

一天,对言俭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言俭终于接过自己盼望已久的入学通知书---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系。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习机会。无数莘莘学子洒下汗水,对它朝思暮想、梦寐以求,可谁也想不到,一张如此宝贵的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千里迢迢地送到了一个满身泥土的放牛娃手中,这个放牛娃,就是言俭。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虽然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入学通知书,言俭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在读书,已经没钱给自己交学费读大学了。

    而父亲为了供养他读书,已经撑了太久太久,太辛苦,也太劳累了。

    就在这一天,拿着录取通知书,言俭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毅然决然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留在家里帮父亲干农活儿,继续供养弟弟言行去读书。

    中国农村普遍是小农经济,以种地为生,男人是农村最主要的劳动力。

    而如果只有女人,只女人一个是种不了地的。她可以锄地、浇水、割草、插秧、放牲口,但是耕地、调牛、运粮、盖屋,没有个男人,那是做不来的。

    而且女孩子长大了嫁了人,很快就变成了婆家人,不再是娘家人了;生的孩子也跟夫家姓了。

    所以,如果家里没生个男孩子男丁,从姓氏上来说,以后家族的香火姓氏就断绝了。

    换言之,生了儿子,有机会光宗耀祖;而只生女儿,就唯有断门绝后。

    所以在中国农村,不少地区都有重男轻女的传统,看重传宗接代,更想要男孩子,甚至家里生出了女孩子,连她们的名字,都不记入族谱不在家谱上出现。

    而言家一堆兄弟姊妹之中,只有三个男孩。言俭是老大哥,言行却是排行老二。

    农村生活很穷苦很艰辛,基本就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只有每天来回步行一两个小时到学校能学到知识,基本没有条件可以了解其它外面的信息。

    穷人家的孩子,每天最常干的事,就是种收庄稼、打猪草喂猪、外出放牛、养鸡、摘菜做饭,田里山上,披星戴月,汗流浃背。

    而知识就是力量,无数农村的孩子,为了走出深山,摆脱贫穷,彻底改变自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读起书来非常刻苦,十分认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越是穷苦地方的孩子,越是吃苦耐劳,珍惜学习机会,言家的三个孩子也不例外。

    言俭的父亲不识字,管教孩子也很粗暴很简单,只要见到作业本上有老师打的红叉,就批评,甚至直接打屁股。

    三兄弟之中,大哥牺牲了自己求学的机会供养弟弟们读书,三弟自觉资质驽钝也辍学放弃了读书而自学行医。

    唯有二弟言行,十分争气,不负众望,终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来到了省会成都,一个人在这陌生的城市里,自力更生,成就了一番事业。30岁时,高级工程师言行,终于娶了一位成都本地的姑娘做老婆,也在这里安了家,开枝散叶,生下了一儿一女。

    而言行的儿子言羽,就是在这样的穷苦家庭中长大,爸爸是来自农村的勤劳农民,妈妈是生在城里的大家闺秀,这样的组合,使他最终成长为一个生性开朗、十分有趣的人。

    或许和很多人不同,言羽的一生都在追寻幸福,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直到后来的某一天,当言羽突然决定让自己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准备进入到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去追寻另一种别样的幸福的时候,言羽才突然醒悟:

    自己曾经一直以为,幸福就在远方,在可以追逐的未来。直到决定要离开这凡尘俗世,才终于发现,那些说过的话、唱过的歌、抱过的人、牵过的手、流过的泪、爱过的人,那些经历过的记忆,那些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