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6章(2/2)


    “不,不,不,”

    刘杨又说了三个不字,土蕃是个大省州,任何人都想要发,已经彻底的勾起了年羹尧的兴趣,“五万精骑永远归我征西军,一年之后,土蕃归你!”

    “这……”

    年羹尧顿时陷入了艰难的决定,“好你刘杨,给我画一个大大的饼,却拿走我实实际际的五万精骑!”

    “我说了,这是交易,大帅若是觉得划不来,本将军自当不再谈论此事。”

    刘杨淡淡地说着。

    自始,年世兰便没有再说过什么,直到刘杨说完这话的时候,她才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满脸的不耐烦的样子,却依旧没有说话。

    “妹妹如何看待此事?”

    “哼,哥哥请自便!”

    年世兰本想冷潮热讽他几句,可是想想还是忍了住来“这已经是我征西军最大的底价,倘若哥哥喜欢砍价,那么请到菜市场去谈吧。”

    “好。有妹妹这句话,那么哥哥自然愿意与刘杨将军达成这笔交易。”

    “好,年羹尧将军果然爽快,签字画押吧。”

    “文官,取笔墨来!”

    “是!元帅!”

    当下,年羹尧的身旁站着的一位文官,便领命取来了笔墨,草拟了一份协议,大概意思便是征西军获得年羹尧部五万精骑的支持,一年后需要打下土蕃交给年羹尧管理。

    朝庭上对于这种各个军阀各自为政,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倒不是朝庭不想管,而是实在是无力去管,所有的兵权都落入了各个军阀手里,皇权甚至都受到威胁,更加不要说地方管理了。

    所以,当地方上出现军阀自己攻下城寨的事情,只要不是无理地清国人自己开战,朝庭上都会追加州牧的官职,以实际承认地方归他管辖。

    第087章 三十万大军

    当下,征西军的代表刘杨和年羹尧签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协议,由此定下了土蕃的命运。

    “扎布巴,你去挑选五万精骑,调配到征西军的名下吧!”

    签完了协议,年羹尧立刻兑现了承诺,并立马命令手下前去调配五万精兵。

    “慢。”

    年世兰说道。

    “请贵妃指示!”

    年羹尧手下得力干将扎布巴并没有继续走出营帐,弯腰请示。

    “我反正没什么事,带我一起去吧。我也想看哥哥的军队有多强大。”

    “这……”

    “既然贵妃要去,那么,便一起去吧,记得挑最好的精兵。”

    “末将遵命。”

    刘杨会意,这是年世兰担心那扎布巴并不真心挑选精兵,而是以次充好,有了她在场,五万精兵他便不能造假了,免得真是五万庸兵充数,一年后还要把土蕃让出去,那便真的划不来了。

    望着年世兰的背影,年羹尧有些疑惑,这是怎么了,妹妹一向是个极其护短的人,为什么这次她竟然完全偏向于征西军,他看着谈笑风生的刘杨,以下的疑虑更甚,这个称号叫做神武将军的人,难道有什么秘密。

    这边厢,刘杨与年羹尧达成了协议,年世兰顺利地拿到了年羹尧的五万精骑兵,那边厢,常青在南诏的募兵和游说的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一日,常青正在城墙上如常巡视,突然,城墙北门上一匹快骑飞奔而来。

    “快,下中营,探兵回报了!”

    常青多年的斥候经验,一眼便看到了那名飞奔的快马,正是前来报信斥候,而那个方向,在这个时候最有可能的便是刘杨的消息。

    在中军帐外,一位风尘扑扑的骑兵,正焦急地等待着,看到常青走了过来,那名已经等在帐外的斥候兵马上半跪着。

    “禀报营长,将军有消息。”

    “来得好,随我入营说。”……

    当天下午,南诏各乡镇村头,都贴满了关于征西军的最新状况。

    “贺征西新添五万精骑兵,三日后途经剑南,最后汇聚到南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训!”

    “这下可好了,我们百姓有出头之日了。”

    “是啊,听说征西军专门剿匪,我们南诏之地山匪众多,这次只怕都要吓破胆了吧。”

    “是啊,现在征西军又添五万精骑,山匪们更加不是对手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不然也要被我征西军大肆清剿。”

    “哼,让他们投降那真是便宜了他们了。”

    百姓们看着到处贴满的公告,议论纷纷,个个都感到了征西军的到来,给他们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生活,以前总是在土匪的压抑掠夺下,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现在好了,总算有了一个真正剿匪的部队前来,于是纷纷奔走相告。

    常风站在常青的身旁,微笑地看着群情高场的百姓们,点了点头。

    “女儿,看来你所料不差,这次刘杨将军的五万骑兵果然手到借来,这给我们做南诏山匪的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爹爹,我怕这次不是借,而是要。”

    “你的意思是,刘备借荆州?以后不用还了?”

    “据我的探子回报,他们应该是签订了一个协议,嗯,至于是什么协议,等将军回来,该说的,他自然就会说了。”

    “那也是!”

    “这两日还需要烦请爹爹继续游说,做这最后一根压垮金字塔的稻草。”

    “这是自然地,前两日以我的威望,加上征西军的威名,已经使得这些南诏的山匪心思动摇了,只是还欠缺了最后一个决定,这次五万精骑到来,可谓是真正压跨这塔的稻草。”

    “嗯,等将军回来,我相信爹爹会得到应有的功劳。比当那清风帮主要好许多吧。”

    “嗯,至少踏实了许多。每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万事还有将军顶着,这种有靠山的感觉,是父亲这辈子没曾有过的。”

    常青心灵一动,她何尝不是这样,从小到大,甚至连常风这个做父亲的,都不能给她的那种浓浓的安全感,竟然在刘杨的身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此刻常青心里,对刘杨充满了一种感谢,一种牵挂,于是她甜甜地笑了。

    三日后,刘杨统领着征西大军在南诏城外十里处停了下来。

    大军的号角之声阵阵,响彻云霄。

    百姓们听到了十里外整齐划一的步伐,纷纷点头。

    土匪们听着十里外传来阵阵的擂鼓之声,心里咚咚地跟着跳了起来。

    刘杨的传令官,一个十人小队,扛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刘字。

    大旗是金黄的丝绸做边,中间绿蓝相间,刘字的背景是一头张牙舞爪的麒麟,威风八面。

    传令官小队,从十里外一路飞奔到常青的中军大营,一路上不停地宣喊着口号。

    “征西将军举二十万大军前来南诏。不日大军将进城,希望各山寨早日接受招安,可免死罪,征西军是百姓的大军,决意还百姓一片太平。”

    传令官们一路直达常青的中账,一路上百姓们纷纷出来相迎,使他们的行动并不得十分顺畅,但这种被百姓拥护的感觉却是他们参军以来是踏实的感觉,这让他们感到自豪,太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满满的,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