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章 影响(1/2)

    《千里之外》上传后的第一天。

    “你听过那首《千里之外》了吗?”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女孩子顺口问自己的朋友。

    “千里之外,是什么来的,歌吗?我还没有听过诶。”那个朋友一边走一边答道。

    “昨天酷音(就是江熙俊发的那个网站)传的一首新歌,很好听的,听到我都想要哭了。”这首歌录的时候江熙俊想起了许倩的离开,所以就唱出了那份感情出来了。

    “哦,是吗?是谁唱的啊。”

    “我也不知道诶。”那个女孩有点不好意思的吐不吐舌头。

    “不知道谁唱的?怎么可能?不会唱的人没有写名字吧?”朋友地好奇心已经充足地被调起了。准备回去后要立即打开电脑找找这首歌。

    “是啊。突然间在网上出来的,然后一夜之间窜红。可是谁都不知道这歌是谁唱的——名字显示是佚名。”

    “这样很奇怪诶,那传上网不就是为了出名吗?为什么不写名字啊。”

    “我也不知道。”这是一对放学回家的朋友的对话。

    “老哥,发首歌给你听,《千里之外》你一定要听哦。”

    “好啦好啦,麻烦,什么歌啊,有那么好听吗?”然后就打开电脑找了起来。这是一对兄妹的对话。

    “小改,快听《千里之外》超好听的,超经典的。”

    “哦,好,是谁唱的啊。”

    “不知道诶,你先听着吧,我超喜欢的。”

    “嗯,好的,我学会后唱给你听——”这是一对网络热恋期的网友的聊天记录。

    仿佛是一夜之间,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首歌。歌的名字叫《千里之外》,是一个年轻男人的作品。声音很清澈,感情真挚。娓娓道来,让人心里如清泉流过,带来一片温馨一片感动。

    这首歌是在酷音网站上传的,然后迅速在全华夏各大音乐网站流传。很少有这些真情流露而又经典的歌,网站地一些编辑就把这首歌放在了首页的推荐位置。没想到引起了一阵力捧热潮,很快的,这首《千里之外》便迅速攀上了网站的排行榜前十位。那些网络编辑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一方面积极的寻找作者的版权所有者,一方面放在网站大力推广。

    一些网络编辑和音乐人,娱乐记者都在想尽办法去寻找这位作者。原先他们以为是一知名艺人的新歌,可经过排除法,没有艺人的歌声属于这一类型。可费尽心机,仍然打听不到这个年轻男人是谁。

    这件事也被一些新闻媒体嗅到问道,然后各大报纸上就纷纷出现“网络惊现少年作品,《千里之外》浪潮来袭。”“有一位天才音乐家的崛起”。但是还有少数一些媒体知道早几天在咖啡厅发生的事,然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前几天在市内一家咖啡厅惊现神曲,演唱者也是一个少年,这一次的作者也是一个少年,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也有些报纸说不可能“一个是钢琴曲,一个是流行歌曲,再加上曲风完全不同,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而在这首歌曲在受好评时,所有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这首歌的作者是谁?是故意隐匿姓名还是独特地炒作?——还有人猜测这是哪一位著名男歌手的新作,可是并没有任何歌手对此事发表声明,而且经过一些音乐评论家和热心网友的一一鉴定,国内暂时并没有哪一位艺人的音乐风格属于此类——

    一些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