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九十章 肃(2/2)



    至钟萃宫必经承乾宫,路过的时候,我心中不由就泛起幼兰那直勾勾的幽幽眼神,暗叹一声,往深邃的宫院看了一眼,继续向前走去。

    钟萃宫的院子里,果然见着一个女人直挺挺的跪着,身后几个宫女太监也都陪着跪着,隆裕的寝殿已经掌了灯,门口一个人也没有,宫室内也是静谧一片。

    “皇上驾到——”,随着寇连才一声宣驾,几个女人都回过头来,敬畏的看着我举足跨进庭院。也许是我今天身上的杀气重了些,几个人都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起来。

    我没有理会,沉着脸进入寝殿,迎面正见到跪在地下的隆裕,我看了看他,示意寇连才出去。

    “皇上,臣妾知错了。”,隆裕挪动双膝,爬到我的身前,抱住我的双腿哭泣,仰着脸恳切地看着我道。

    “朕不怪你嫉妒,嫉妒也是罪,知道吗?但是朕不怪你这个,朕怪的是你听信别人的胡说八道,也太没脑子了!”,我心中一软,将她扶了起来道:“行了行了,别哭哭啼啼的了,你是六宫之主,这后宫里的事情,都是你该管的,这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朕出去两个月就成这样了?外面跪着的,是朕特意叫来让你来问的,你却在这里面跪着?有点皇后的气质嘛,好了,拿出你六宫之主的气质来,出去问问那个瑜妃,是谁教她在你面前说那些话的?”

    “臣妾……行吗?”,隆裕还是脑子简单,听我这一长篇大论的说话,早已忘记了哭泣,犹豫着问道:“臣妾知道是不该听她胡说八道的,荣庆皇贵妃是伺候皇上您长大的,怎么会……臣妾脑子昏了皇上……”

    我好气又好笑,说着说着又回去了,但又不好发作,又哄了几句道:“好了好了,朕不是说不怪你了嘛。你去,照朕说的问她,是谁教她说的。去吧。荣禄家的两口子在前面承乾宫候着见你哪,快点去把这事情办了,朕在这给你做主,别怕。”

    隆裕又忸怩了几下,终于还是出去拿出了皇后的架子询问起来,瑜妃这么久一跪,什么胆气也没了,三问五问之下很快就招供出是德长所示意,因为荣庆皇贵妃是光绪的嫂子,实际上比光绪大了十几岁,在光绪四岁入宫时又对光绪特别好,基本上像一个母亲一样照顾光绪。所以虽名为叔嫂,实情同母子。如果光绪真的荒淫无耻到连这样一个事实上的母亲都不放过的话,加上荣禄会劝我开选秀女,出于他所说的那个我也很认同的子嗣上的理由,我一定会同意他的建议,这样就更加坐实了我荒淫无耻的风评。

    一个大清皇帝,排斥满人亲贵,奕忻被斥逐,睿,豫亲王闲散,先前诛杀庆郡王,瑞郡王父子;排斥老成谋国之大臣,如翁同龢等人;背弃祖宗成法,剪辫子等;这种种条条,都为那些谋逆的子弟提供了宣传口实,一切种种,都是为着废帝之后的理由而准备的。

    至于谁是主谋,不外乎三个亲王,或者他们的世子,载滢明显是被拉下水的,荣禄则是干将,现在我要整治他们很简单,瀛台上多几具尸体而已。只是我还要等,等载沣那边的消息,步军统领衙门掌握城卫,丰台大营西山大营十来万兵马,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十几万人马扑过来,城里加上顺天府不过三五万人马,什么都没得搞。

    当夜终于我没有睡觉,赐前瑜妃白菱自尽后,我回到了养心殿我的书房,看了一阵折子,又是一阵心烦意乱,莫名的浮躁下将那些报告各种事物的折子都仍在一旁,起身站在夜风之中,望着天上的一弯斜月,心中越发的坚定,无数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呢,有事情要做又怎么会没有困难?阻挡我的,都去死吧!

    冷冷笑了一下,见伺候在门口的寇连才还在,突然想起彩子住的祥宁宫,不就与我这个书房仅仅一道遵义门之隔嘛。召了寇连才过来道:“随朕去祥宁宫,不用记档了,你吩咐厨房,把前头准备的膳食取来,赏了侍卫们吃吧,你也吃点,回宫来朕不得安宁,你也辛苦了,回头朕再赏你。”

    寇连才很感动,双膝一软就要跪下谢恩,我伸手虚扶,微笑了笑道:“载洸也辛苦了,你去跟他说,要是累了就歇着吧。朕看今晚月色很好……”

    “喳——”,寇连才抹了抹眼睛,躬身在前面引路,往祥宁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