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0.第十章 赶集(2/2)

王力老汉已经备好驴车,只需要付两文铜钱一人就可去最近的井河镇。

    这王力是外来人,夫郎在逃荒路上病死了,然后落脚桃源村,一住就是七年,独自将哥儿养大,现已嫁人,听说还是嫁的镇上一药铺人家,没了负担的王力就买了这一头驴车,赚个赶集钱,生活过得也算轻松。

    坐上驴车,一共支付了六文,本打算将王九儿的钱也付了,但是被王九儿给拒绝了,甚至还说了他一顿,见到这人多嘴杂,江易明也不再好心了。

    一路上江易明安静的坐着不吭声,有时会有人扯到自己,江易明也就是笑容带过,几个哥儿、阿么见江易明不说话也就草草了之。

    赶了半个时辰,江易明总算看见了井河镇几个大字的城门。

    井河镇面积不大,但人流却不小,原因就是这井河镇刚好夹在邯阳县和潼关县之间,所以这也是经贸往来的重要之地。

    你会好奇这镇上这么好,周围怎么还会有穷迫的村落,这原因之前这镇上的官府贪污**,将受灾的灾银给贪污了,后虽然被当今圣上察觉、处理了,不过也害的这周围十几个村子受难,富裕不起。

    江易明听了王九儿的解释后,就闻到了钱的味道,嗯,这井河镇处的位置还真不错,重要的经济脉络,才有赚钱的机会。不管怎么说,江易明来到井河镇第一件事就是去药铺把昨日挖到的其中一支人参给卖了。

    进入井河镇,徐永春租来一辆驴车,将昨日猎到的猎物放在驴车上面后,徐永年跑向江易明身边说道:“三哥郎,二哥说要先去卖掉这些猎物,让你和王哥儿先去逛逛,等会‘来一碗面摊’前会面。”

    ‘来一碗面摊’江易明可不知道在哪里,但是王九儿肯定知道,笑着点了点头,等徐永年离开后,对着王九儿说道:“九儿哥,你知道这镇山哪家药铺最大。”

    “药铺?易明,你去药铺做什么。”

    “这个,你等会就知道了,对了,王力大叔他家哥儿不是嫁给了药铺商人吗?可以问他。”

    王九儿不知道江易明要去药铺做什么,只能拉住要去询问王力的江易明,说道:“那王哥儿嫁的也只是小药铺人家,这镇上最大的还属‘一殿堂’药铺。”

    有大药铺就行,才能狠赚一笔。江易明开心的拉着王九儿往镇上人流密集的地方走,路边叫卖的小贩和酒楼吆喝的小二,长发飘逸衣服长袍的人,好不热闹。

    见到米铺,江易明兴奋的冲上前去询问,得知粳米要20文一斤,贡米更是要26文一斤时(此处的贡米不是进贡给皇上的贡米,而是比粳米稍稍好一点的大米,没有杂物,每一粒都很饱满透亮;而粳米则是不均匀,称之为劣等),江易明转身离开,心里失望之极,看来要长久吃到白米还得努力赚钱才行。

    王九儿知道谁都想吃这粳米,可是这粳米确实太贵了,只能安抚江易明道:“以后会有机会的,别担心。”江易明对着王九儿敷衍笑了几声,内心已经决定卖了人参去买十几斤粳米。

    从米铺离开后,路过一家桃园酒家才到达‘一殿堂’。

    踏入药铺,浓浓的药味以及忙碌的药童来看,确实是镇上最大的药铺。

    捡药的药童注意到江易明和王九儿,笑着走上前问:“两位哥儿,是看病还是抓药?”

    江易明礼貌的行了一个礼,说道:“这位药童,我是来找你们掌柜做买卖的。”

    药童打量了一下江易明,随即笑着点了点头,“你等等,我去找掌柜。”

    药童离去,王九儿拉过江易明,小声问道:“易明,你在这药铺做什么买卖?难道你要卖什么药材?”

    “呵呵,九儿哥,来这药铺做买卖肯定是卖药材啊!”王九儿摆出一副不相信的表情,江易明将怀里揣的东西小心翼翼拿出来,对着王九儿说道:“这就是药材,而且还是宝贝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