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6 正体字?(1/2)

    未来论坛上,很多人吹嘘了半天繁体字,多么多么美,可是生僻字别说了,忧郁的乌龟几个字的繁体,他们大多数都不会写,所谓会写的也有不少是有错字的,说这些人是孔乙己装举人都抬举他们,简直就是阿q装文化人,也不怕酸掉牙.

    “白羽同志,你的怨气可真不小啊,不过繁体字在古文研究和书法领域还是有价值的,废止就算了吧,推广简化字倒确实是当务之急.”李德胜主席不知道刘白羽为什么这么大意见,觉得有点好笑.

    “废止是有点过了,主席,这可不是简单的字体问题,而是一场先进对落后,工业文明对旧时代的冲击,甚至搞不好,会引发重大政治问题的,所以我的意见是干脆把事情闹大,发起一场对中国历史的再评价!”

    “嗯,白羽同志详细说说你的见解好吗?”李德胜主席好奇的问道.

    应该是说,网络上的现代穷酸啊q,连繁体字忧郁的乌龟大多数都写不对,不少都是没文化装有文化的,不学无术,仿佛简化字是人民政府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实际上呢,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人民政府的《简化字总表》共收2274个简化字及14个简化偏旁)做过统计,发现其中80%以上(420字:先秦的有68个字,秦汉的有96个字,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有32个字,隋唐五代的有29个字,宋辽金元有82个,明清有53个,民国60个)都是解放前就已经流行或存在的,解放区和建国后的是101个。[

    真正的书法爱好者可以看到从王羲之到柳公权,古代的简体字也是比比皆是,实际上就是新中国建立以前,简化字也早有规范,只是国民党对旧文人太过软弱,没有实行而已,当然就国民党那悲剧的组织能力,就是搞出简化字,只怕也无法完成在几亿人的大陆普及教育的伟业.

    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一共收录了324个民间流传最广的俗字、古字和草书字。但因为有争议,第二年2月,《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民国《第一批简体字表》的两个说明是这样的:1)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正体字而言,得以代繁写之正体字。2)本表所列之简体字,包括俗字、古字、草书等体。俗字如“体、宝、岩、蚕”等,古字如“气、无、処、广”等,草书如“时、实、为、会”等,皆为已有而通俗习用者。

    国民党政府,还没推行简化字为了安抚旧文人,就把繁体字说成是正体字,实现就矮了三分,面对旧文人的围攻,焉有不败之理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采用(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p.38)。太平天国最有名的字是将“国(囯、国)”的“或”改成“王”,不过太平天国灭亡后,文字简化运动也停止。

    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为大家所知悉,事实上,文字简化运动应和白话文运动相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