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068章 程家那些事(1/2)

    翰堂离五福堂并不远,不用一炷香的时间,便能到达。

    母女两到的时候,程老太太已经坐在花厅里,等着他们了。

    纵然年岁已长,老夫人看起来还是风韵犹在,可见年轻时候必是个美人儿。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犀利地扫了吴氏一眼,才柔柔看向程诗瑶。

    吴氏早就习惯了,老太太那刀锋般的眼神,脸色不改地请过安,才在老太太的允许下,坐到她平日里请安的圈椅上。

    程诗瑶则一如既往,被老太太拉到她身边的位置。

    并没着急问外头的事情,而是拉着程诗瑶的手,嘘寒问暖了一般,而程诗瑶则笑意盈盈柔声细语,一一回答。

    从这两祖孙合乐的一幕,可见程诗瑶,的确招老太太欢心。

    程诗瑶原以为老太太,会直接问她市井流言的事,没想到她还是跟平常一样。

    这让她把不准,老太太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又不敢贸贸然开口,只能求助地看向下首的吴氏。

    吴氏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这才看向老太太,“母亲,儿媳这边有件事情,还没来得及跟您说,希望母亲别见怪。”

    放开程诗瑶的手,老太太犀利的目光,再次扫向吴氏,眼睛里多了几分盛气凌人的姿态,“什么事?”

    这个出身不高的儿媳妇,若不是当年跟她儿子,暗度陈仓有了身孕,她是断不会让这女人,留在她儿子的身边。

    本盼着这女人,能给她生个大胖孙子,没想到给她生了个扫把星出来。

    当年好不容易借着,这两母女克程家的运程,将他们扫地出门。

    谁曾想,两年后这女人,竟然又回来了。

    还带了个据说可以旺程家,旺她儿子的女娃回来。

    当时她找人批了八字,的确说这程诗瑶,有旺她儿子的命格,她便同意这两母女留在程家。果然这才半年的时间,程正明的官阶就升了一级。

    后面,程正明坚持要娶吴氏为妻,她便勉强同意了。

    这十多年来,程正明从八品盐场大使,到现在的从四品盐运使,这官阶的升级速度,在这大域朝,独数第一份。

    也是因此,她对吴氏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程诗瑶却喜欢得紧。

    在老夫人面前,吴氏一直做小伏低,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每次程诗瑶有事时,她都会挺身而出,为她打先锋,“这不是钦差大人马上要下扬州了,儿媳想着去年寒冻厉害,很多没收成的人,不得不乞讨,扬州城里的乞儿多了好多。这着实有碍扬州城的市貌,儿媳跟瑶儿便想着,接济一下这些人,帮助老爷扬一下美名。等这钦差大人回京后,要是在御史面前,为老爷美言几句,老爷再往上升,就指日可待了。”

    程正明的官阶,升得那么快,还真跟每次过来的钦差大人有关系。

    因为每次钦差大人来时,程诗瑶便会以各种名义,做一些有利民生的事,灾荒时施粥接济闹饥荒的饥民,闹瘟疫的时候便施放药材,闹旱灾时能帮着寻找水源,总之是能博得好名声的事。

    不过,以往这些时候的花费,也就大几百两银子,这次却是没个两千两,解决不了事情。

    这些老夫人自然知道,也很乐意做这方面的投资,“即便这样,那也用不着一人给500纹银,这么大的手笔,公中哪有那么多的银子,供你撒出去?”

    吴氏就知道老夫人,这是心疼银子,虽然心里窝火,脸上却很恭敬,“母亲放心,这次的花销媳妇,不打算走公中的账面,媳妇自己出。”

    只要这件事情办妥了,到时候要从程正明那边挖,多少的银子,没有?

    她的目光,才不会那么短浅,只看到这一两千两的银子。

    对吴氏的上道,老夫人很是满意,“这些年你一直享受,丈夫给你的宠爱。眼下,花点银子替他博个好前程,的确应该。”

    “儿媳谨遵母亲教诲。”

    但凡对自己儿子仕途,有利的事情,老夫人一律不会阻止。叫这母女两过来,无非是想了解清楚市井流言的事而已,“这件事情影响比较大,明天我让董妈妈跟你们一起,务必要把事情办好。”

    董妈妈是老太太跟前的管事妈妈,在府里极有脸面,吴氏即便不愿意,也不敢忤逆老太太的意思,“还是母亲想得周到,这有董妈妈的帮助,儿媳心里更有把握了。”

    吴氏惯会拍马屁,老太太早就习惯了,并不在意她的话,而是看向身边的程诗瑶,“瑶儿,这件事情做好了,于你的善名大有益处,于你爹也有好处,你这样做很好。”

    “孙女儿明白,定不负祖母期望。”她自然知道随着程正明的官阶越大,老百姓对他的期望也会越大,她每年做的‘善事’也相应的越大。

    这样的善名,越往后走,越不好累积。一旦哪天不让老百姓满意了,不